淮阳历史上的三位名师
时间:2017年04月20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回望淮阳的历史,曾有三位著名的老师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是至圣先师孔子,唐宋八大家之一宛丘先生苏辙,五四时期著名爱国诗人徐玉诺。他们的到来使这片古老神秘的土地又多了一些神圣的文化气息。
公元前497年的那个春天,因思想、政见不容于鲁,55岁的孔夫子离开家乡鲁国开启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先是去了卫、匡、蒲、郑等国,都不是很顺利、待不下去,甚至还在郑国的东门外被嘲笑为“累累若丧家之犬”,于是他继续前行,在四年后的鲁哀公三年来到陈国,并住在了位于今天淮阳县城东南三官庙的司城贞子的豪宅中。孔子在淮阳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十四载周游列国其中长达三年多的时间是在淮阳这块土地上度过的。有史料为证:“孔子在陈,陈惠公宾之于上馆”(《孔子家语》卷第四·辨物第十六)。孔子的七十二贤中也有陈人四贤:子禽、子张、子期、公良孺。 “绝粮因世乱,困厄显人品”,今人漫步弦歌台下,夫子的弦歌声犹在耳畔。
淮阳历史上第二位著名教师,是宋代文坛巨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熙宁三年(1070年)新任陈州知府张方平,辟苏辙为陈州教授,任期三年。这样,因政见党争而宦海漂泊的苏辙在淮阳有了安身之所。31岁的苏辙在《初到陈州》里说:“谋拙身无向,归田久未成,来陈为懒计,传道愧虚名,俎豆终难合,读书强欲明,斯文吾已试,深恐误诸生”。“传道愧虚名” 、“深恐误诸生”绝对是陈州教授苏辙的谦虚之语,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就是苏辙在陈州所“误”的诸生之一。
对淮阳历史上第三位名师徐玉诺,作家南丁这样评价:“徐玉诺是中原作家 、中原诗人中屹立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的第一人,是中国新诗创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五四新文学灿烂星空中一颗闪亮的星辰。”这个评价丝毫不夸张,徐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文学研究会会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省跻身中国文坛的第一位新诗人,商务印书馆于1922年8月出版的徐玉诺新诗集《将来之花园》,是河南省出版最早的一本新诗集,是中国出版史上继胡适《尝试集》之后公开出版的第八本个人诗集。这样一位现代文学巨擘,于1928年2月,34岁时来到位于淮阳的河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并且在当年生活稳定后,立即把母亲和家眷接到淮阳,租住在淮阳县城内的庞家大院,此后直至建国前后,淮阳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的儿女在淮阳成长,他的母亲在此仙逝。
李志远,淮阳县县委办信息科。
公元前497年的那个春天,因思想、政见不容于鲁,55岁的孔夫子离开家乡鲁国开启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先是去了卫、匡、蒲、郑等国,都不是很顺利、待不下去,甚至还在郑国的东门外被嘲笑为“累累若丧家之犬”,于是他继续前行,在四年后的鲁哀公三年来到陈国,并住在了位于今天淮阳县城东南三官庙的司城贞子的豪宅中。孔子在淮阳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十四载周游列国其中长达三年多的时间是在淮阳这块土地上度过的。有史料为证:“孔子在陈,陈惠公宾之于上馆”(《孔子家语》卷第四·辨物第十六)。孔子的七十二贤中也有陈人四贤:子禽、子张、子期、公良孺。 “绝粮因世乱,困厄显人品”,今人漫步弦歌台下,夫子的弦歌声犹在耳畔。
淮阳历史上第二位著名教师,是宋代文坛巨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熙宁三年(1070年)新任陈州知府张方平,辟苏辙为陈州教授,任期三年。这样,因政见党争而宦海漂泊的苏辙在淮阳有了安身之所。31岁的苏辙在《初到陈州》里说:“谋拙身无向,归田久未成,来陈为懒计,传道愧虚名,俎豆终难合,读书强欲明,斯文吾已试,深恐误诸生”。“传道愧虚名” 、“深恐误诸生”绝对是陈州教授苏辙的谦虚之语,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就是苏辙在陈州所“误”的诸生之一。
对淮阳历史上第三位名师徐玉诺,作家南丁这样评价:“徐玉诺是中原作家 、中原诗人中屹立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的第一人,是中国新诗创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五四新文学灿烂星空中一颗闪亮的星辰。”这个评价丝毫不夸张,徐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文学研究会会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省跻身中国文坛的第一位新诗人,商务印书馆于1922年8月出版的徐玉诺新诗集《将来之花园》,是河南省出版最早的一本新诗集,是中国出版史上继胡适《尝试集》之后公开出版的第八本个人诗集。这样一位现代文学巨擘,于1928年2月,34岁时来到位于淮阳的河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并且在当年生活稳定后,立即把母亲和家眷接到淮阳,租住在淮阳县城内的庞家大院,此后直至建国前后,淮阳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的儿女在淮阳成长,他的母亲在此仙逝。
李志远,淮阳县县委办信息科。
( 网络编辑:新闻中心 )
文章热词:
上一篇:思王来陈
下一篇:为文明代言 为创城添彩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