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患重病 古稀孝媳感乡邻 ——好孝媳袁秀梅的故事
在淮阳县城乡,到处传颂着好媳妇袁秀梅孝敬婆母的故事凡是听到的人都被感动的热泪盈眶,不信,你听我讲:话说在淮阳县朱集乡,人们只要一谈论谁家的媳妇好,就会首先提到袁秀梅。她二十三年如一日,服侍瘫痪在床的婆婆,用孝心和大爱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人。 1992年8月的一天,70岁的婆婆突然患上重病,导致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从此卧床不起。当时,丈夫在外打工,袁秀梅一个人挑起家庭的重担。袁秀梅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给婆婆掖掖被子,给老人换换身下的毯子,倒掉便盆,给婆婆梳理头发,之后再去做早饭,伺候婆婆吃喝。到了晚上,她给婆婆洗脚、剪指甲。每隔两天,就给婆婆换一次衣服和被褥。为了不让婆婆的双腿肌肉萎缩,她每天要给婆婆进行腿部按摩。婆婆二十三年来身上从来没有生过褥疮。袁秀梅经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她总是一口一声喊着“妈”,亲热地叫着老人。袁秀梅想尽办法让老人吃好,农活再忙,她也会先伺候好婆婆再去干活。后来生活条件富裕了,冬天天冷时,她把空调装在老人屋里,白天用轮椅推着婆婆出来晒晒太阳,到人群热闹的地方陪老人聊聊天。她每天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从2005年7月起,袁秀梅的婆婆开始便秘。这样的情况几乎维持了三年多。袁秀梅每天给老人喂了药,有时帮老人用手扣出大便,婆婆才挺了过来。然后,给婆婆换上新毯子和刚洗过的衣服,再把屋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在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她用博大的胸怀和孝心去照料着婆婆,让婆婆安享晚年。 天有不测风云,在2006年9月,袁秀梅感到身体不适,被检查出患上股骨头坏死,她采用了保守的治疗方法,依然拖着病残的身躯照顾婆婆。祸不单行,袁秀梅的丈夫又在2006年12月患上小脑萎缩,多方医治无效,导致了思维混乱智力低下,这对本来已是病残之躯的袁秀梅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她每天拖着疼痛的双腿,照顾了婆婆,又去照顾几乎成为傻子的丈夫。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袁秀梅的婆婆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老人逢人就夸自己的媳妇好。亲戚邻居都说袁秀梅的婆婆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二十三年八千多个日日夜夜,袁秀梅起早贪黑,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把尊老爱老的中华美德演绎到了极致。袁秀梅孝顺婆婆事迹深受乡村群众的好评,连续三次次被评选为淮阳县好孝媳,受到县委、县政府隆重表彰。 (阎汝山 张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