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留兵,男,37岁,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今年以来,坚持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进一步弘扬为民服务孺子牛、默默奉献老黄牛、创新发展拓荒牛的“三牛精神”,积极传递着网上正能量、淮阳好声音。
结对帮扶显初心,甘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
“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他把脱贫户的小孩当成自家孩子,放假了还带着女儿大老远跑来给其做功课。”与付留兵共事多年的张娜如实评价。
龚兴超是因学致贫,家中有三个孩子,大女儿读高三,二女儿和小儿子读小学。龚兴超长期在外打工,无人辅导孩子功课。付留兵看在心里,记在心上,主动购买学习用具、教学设施和医疗卫生用品等,辅导三个孩子上网课。面对贫困,他使出浑身解数;面对孩子,他言传身教;面对乡亲,他“走心”用情,就这样日复一日,群众的态度变了,也致富了,三个孩子的成绩也提高了。现在每次进村去代课,去帮扶,临别时,孩他奶都依依不舍地拉着付留兵的手久久不放……不知不觉中,群众把他当成了“自家人”。他也以自身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用真情帮扶诠释初心本色。
勇于担当显大爱,甘做默默奉献的“老黄牛”
2021年8月被区委办公室委派到城关镇贾庄行政村任驻村工作队员。在2021年“99公益日”活动中,他积极呼吁全区社会各阶层人士,自觉投身公益事业,助力乡村振兴,携手共建更美丽、更有温度的淮阳。一是在乐于募捐上走心。“我捐20”“我捐50”……9月9日,在淮阳区城关回族镇贾庄行政村劝募宣传咨询现场,付留兵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率先垂范,纷纷带头捐款。此外,在贾庄的众多微信群中,由其发起的“99公益日”劝募活动捐赠倡议一经发出,一张张捐款截图、一句句募捐感言不停在群中闪烁。据不完全统计,贾庄行政村募捐资金24000余元,在城关回族镇“99公益日”募捐资金排序中名列前茅。二是在勇于担当上“暖心”。“小伙子,俺们不会用智能机,投捐款箱里吧……”5位使用老年手机的老人从腰间、鞋袜里掏出纸币,纷纷投入捐款箱。付留兵同志利用自己对新闻敏感的优势,及时扑捉到这一镜头,撰写的新闻稿件《淮阳区驻村工作队:“线上捐款+线下劝募”助力乡村振兴》在《河南日报农村版》刊登。同时,他及时在贾庄行政村的微信公众号上转载,并附上贾庄募捐二维码,在十余个微信群里转发,扩大活动参与度、影响力和辐射面,广泛宣传募捐活动的重要意义、网络募捐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募捐资金使用等相关内容,呼吁更多党员干部、群众自觉投身公益事业,助力乡村振兴。此外,他制作的小视频《河南周口淮阳区老党员99公益日捐款感动网友》在今日头条上刊登,获得大量网友评论和点击。“我们应该多多做,这种公益真的很重要”“这样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有时候这些事情真的很感动了”网友们这些朴实的话语肯定了淮阳区99公益日的成功、显示了作为驻村工作队员付留兵的成绩,也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心。
刻苦专研显忠诚,甘做创新发展的“拓荒牛”
在区委办公室负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他认真总结归纳淮阳全面深化改革方面的成果和典型经验,积极向国家、省、市主要媒体及网络上投稿。今年以来,在省、市委改革办刊登9篇淮阳改革典型经验,在全市名列前茅。在政研工作中总结出的“加减乘除”法政研工作新模式被省委政研室宣传推广。同时,能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把群众的声音反映出来,把淮阳的发展变化展现出来,在《人民日报》《农村青年网》《党的生活》《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法制报》《映象网》《学习强国》等国家、省、市级媒体和新闻网站发表稿件100余篇,宣传淮阳区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万人助万企”、文化旅游方面的工作动态和突出业绩,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今年以来,他先后荣获“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先进个人”“全市调查研究先进个人”“全市社科工作先进工作者”“周口最美职工”等荣誉称号,撰写的文章先后荣获“淮阳区首届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新闻大赛二等奖”“周口市优秀改革成果”“周口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鲜花因绽放而美丽,人生因价值的展现而精彩。他淬炼本领,要练就最“硬核”的网络素养;他初心不改,要做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好网民;他无怨无悔,要在“为淮阳发声”道路上行稳致远……他是网友心目中最有魅力的“男神”,是群众身边最善良热情的“驻村干部”,是领导眼里最勇于担当的网络“宣传员”。他,是当之无愧的“爱淮阳•我是淮阳好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