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中国·淮阳 >> 新闻中心 >> 龙湖报 >> 浏览文章

残疾少年 双拐"支撑"求学路

2006年11月30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李  涛 /文   杨正华 /图 

     安家俊是淮阳中学高一(15)班学生,因患小儿麻痹症,自幼落下双腿残疾。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孱弱少年,硬是凭着不屈的意志和信念,自强不息、发奋读书,在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的情况下,拼命汲取着知识的琼浆。他的精神感动了校园、感动了师生,老师和同学们都在悄悄地帮助他,他像其他孩子一样,在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健康地成长着......
    11月14日上午,淮阳中学校园里书声朗朗,跟其他同学一样,在高一(15)班教室里,安家俊正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但不同的是,他的座位是一个轮椅。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争着把安家俊从一楼的教室里推出来,暖暖的阳光下,安家俊脸上挂满了幸福的微笑。
    这就是一个双腿残疾少年的学习生活。记者通过两天时间的采访,走进了安家俊的内心世界,同时明白了一个道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而我们大多所缺少的或许正是安家俊求知的精神。

命运多舛的童年

    今年17岁的安家俊出生在淮阳县大连乡,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岁时,安家俊还能蹒跚学步,突然有一天开始,高烧不退,家人到处求医问诊,但一直查不出原因,慢慢地,他的腿脚变得无力,直至腰部以下失去知觉。病魔在慢慢地吞噬着安家俊,在最严重时,放在鼻孔下用来验证是否还有呼吸的小棉球不动了。
  “唉!对不起,这孩子没救了,他已停止了呼吸,我们已经尽力了。”医生曾这样告诉他的家人。
  “不,这不可能。”母亲大声地吵着。在母亲强烈的请求下,护士把安家俊放在医院走廊的躺椅上,母亲迷信地认为孩子还可能有救。她静静地跪在冰凉的地板上祈祷着。也许,是被母亲的诚心感动,安家俊奇迹般地又有了呼吸。医生说这的确是个奇迹,但长时间地发烧,安家俊的四肢神经已经被烧坏了,这意味着他这一辈子可能在床上度过。安家俊最终被确认为小儿麻痹症。
    父亲抱着孩子从医院里回来,低着头迈着沉重的步子,母亲的泪水早已流干。为了继续给安家俊治病,父母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但还远远不够。父亲就到处借钱,到处碰壁,出于对安家俊家庭的着想,甚至有人建议其父母干脆把孩子遗弃掉算了,省得把家庭拖散。
   “我既然把他从医院里抱回来,就一定要治好他!”父亲坚定地说。
    从此,这个家庭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有时甚至连吃的也难以保证,每年都要借一部分别人家的粮食。为了从土缝里扣钱,每天天不亮,安家俊的父母就起床了,直到晚上踏着月光回来,还要为安家俊熬药、喂药。
    安家俊说,从记事时起他就躺在床上,有时躺在院子里,父母总是忙着干活,陪伴安家俊的只有年幼的弟弟,弟弟围着安家俊,天真快活地跑来跑去,绊倒了自己再爬起来。哥俩经常被锁在家里,渴了、饿了,只有等待妈妈下地干活早点回家。不懂事的弟弟时常哭着喊妈妈,哭累了,就趴在地上睡觉。而他却无力帮一把。
   “妈妈,我为什么每天都只能躺在这儿?为什么每天都要喝那么苦的药?”7岁的安家俊第一次用幼稚的声音哭喊着,“妈妈,快告诉我呀,我什么时候才能好啊?”
    母亲只是安慰说:“快了,快了,你爸爸已打听到了一个治病的地方。”
    长期大量的劳动,母亲的身体终于也支撑不住了。看到父母满面的愁容,安家俊就暗暗发誓:爸爸、妈妈,您们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学习,让您们过上好日子。从那时起,这种思想就在安家俊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安家俊8岁那年,父亲、姥姥送他到医院为他动了第一次手术,安家俊并不知道手术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动了手术就可能好起来。医生用手术刀从他脚踝骨处开始,一点一点地划开腿上的肌肉,一直划到腰椎,把坏死的神经全部剔除掉。
    姥姥在安家俊的面前不停地擦着眼泪:“乖乖,很疼吧!”
   “不疼,姥姥,一点也不疼,不要担心。” 麻醉醒来的安家俊忍着巨大的伤痛。“我想睡一会儿。”于是安家俊把头蒙在被子里,泪水浸湿了被子,他紧咬嘴唇,尽力不发出一丁点声音。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姥姥、父亲才不会更加难受。
    手术后,安家俊终于可以在家人帮助下,架着双拐走路了,这是安家俊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走路的滋味。他像是刚出笼的鸟儿一样,高兴极了,原来外面的天空是那么的蓝,小草是那么的绿,花朵是那样的鲜艳。安家俊不停地让父亲扶着他走走、转转,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
   于是安家俊对父亲说:“爸,您放开我吧!我能行,我想独自走走。”父亲刚一松手,安家俊便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安家俊说,就这样不管夏天天气多么炎热,冬天天气多么寒冷,雨天路多么的滑,他始终不停地往前走着,跌倒再爬起来,有时会碰到硬东西,扎出血是经常的事儿。从此,拐杖就成了他最好的伙伴。

如愿走进了课堂

    幼年的安家俊渴望上学,然而,这对于他来说,却只能是一个梦或者奢望。每天,他坐在自家门槛上,看着小伙伴们背着书包一个个像燕子一样来来去去,他禁不住大声痛哭,捶打自己的双腿,“爸爸,我想上学!妈妈,我要上学!”   
    看着安家俊每天盼望小伙伴放学回来,摸着他们的书本羡慕的神情,母亲深深体会到孩子的痛苦和渴望,于是她到学校买回了两本课本,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教他。尽管当时治疗中由于使用麻醉药,使安家俊大脑反应迟钝,但他渴望知识,每遍课文他读十几遍才能记下来。母亲不在家时,他独自揣摩,与放学回来的小伙伴比看谁读得好。这样的学习方式他维持了半年多。
    由于安家俊的病情恢复得比较好,后来他又动了三次手术。手术之后,他拄双拐可以走成路了,于是就强烈要求和弟弟一起上学。学校离他家有一段路程,但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由于病疾,安家俊的大脑反应有点迟钝,记忆力也很差,但他却通过百倍于别人的努力去学习。
    每逢下雨天,父母都要背着安家俊上学,看到父母的背越来越弯,安家俊就暗暗发誓: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答他们,才能对得起所有关爱我的人。有时出于对父母的体谅,下雨天安家俊就在家自学。   
    安家俊的父母虽然文化不高,但他们经常鼓励安家俊说:“人活着都会有困难,没事孩子,只要你咬咬牙,就会过去!一切会好起来的。”父母的话,成了安家俊的座右铭,深深地影响着安家俊。
    当时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是一台便携式收音机,安家俊一有空就抱着它放在耳边听。通过读书、听收音机,安家俊面前展现了一个无限宽广与精彩的大世界,激发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生命的无比珍惜,对人生的无比激情,对未来的无比向往。于是,他立下誓言:为了自己,为了父母,为了社会,要好好的活下去。并坚信自己身体虽然残疾,但精神并不残疾,健全人能做到的事,残疾人一样也能做到。在学校里,他如饥似渴的汲取着新知识,对一切学习的机会他都不放过。由于他的努力,他的成绩一直在班内名列前茅。

无处不在的真情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安家俊的命运是不幸的,可他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家庭里又是他最大的幸运。
    安家俊说,这些年帮助过他的人有很多,正是他们激励着自己前进的动力。在小学时,他几乎处于辍学状态。此间先后动过四次大的手术,手术刀口累计有120多厘米。经过几年的自学、苦学,安家俊凭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大连乡一中,初中的学习比小学紧张,安家俊更加努力。这时候,很多同学都乐意主动帮助他。
    安家俊说有个叫高岭的初中同学是他不能忘记的。他们一起吃饭,学习、进宿舍。高岭不嫌安家俊走路慢,总是很耐心地与他同行,有时候还扶他一把。每逢下雨,高岭都会背着安家俊,为他打饭,背着他进厕所。一个雪花飞舞的早晨,由于路滑,高岭背着安家俊刚一迈步,就双膝跪地。把他摔在了地上,高岭不顾自己的疼痛,迅速将安家俊扶起来。像是做了什么错事似的说:“对不起,我以后会背着你小心地走的!”当时安家俊忍不住泪水,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当初中生活结束时,安家俊心里开始了矛盾。是不是继续求学?如果这样的话,家庭又如何面对巨额的学费呢?
    一天晚上,安家俊在家无意中从门外听到弟弟说:“妈妈,我不想上学了,我再上学恐怕咱家就要毁了,我想出去打工挣钱让哥哥上学,上学是他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他才能以后有出路。”母亲听到这番话,没有说一句话,父亲默默的抽着烟。
    而泪水早已盈满安家俊的脸,当时他很自责。是啊,由于自己有病,家里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弟弟没有吃上什么好吃的东西,甚至没有穿过几件新衣服,都是父母捡破烂时别人送的,还因此承受着大量的劳动和压力。 ﹖﹖﹖ 为了哥哥能够继续学业,将来掌握一技之长好有个出路,安家俊的弟弟放弃了中招考试,凭自己的力气到南方打工去了。
    在今年中招考试中,安家俊凭自己的实力考入了省级示范中学---淮阳中学。这使得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班里,他个子矮,有些近视,行走要靠轮椅,但他不怨天尤人,而是乐观地面对一切,坚强地应对着新的学习挑战。
    新的环境下,学校又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本来是被分到教学楼四楼的一个班级,后来级段负责人高远征副校长亲自把他安排到一楼的一个班级,并一再嘱咐班主任黄学运老师务必照料好他的学习和生活。黄学运老师排座位先安排安家俊坐在第一排,目的是为了方便他出入教室,寝室管理人员也打破住宿常规,安排他到一楼居住。在黄老师的倡议下,班内成立了援助小组,帮安家俊买饭、洗碗。每当安家俊上厕所时,夏蓍、孙启伟、阮钰舒、张永祥、李波帆、刘怀亮、吴光明、王继发等几位男同学总是争着帮他,用轮椅推着他到厕所,再架着他解手。安家俊的衣服脏了他们帮着洗,无论刮风下雨同学们毫无怨言。星期天回家,班内几位学生先把他送到车站,然后自己再回家。班主任黄老师还号召同学们学习安家俊顽强拼搏的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艰苦奋斗的学习作风。学校团委赵开中书记得知安家俊的困难后,亲自为他送来了春雨助学基金,还送他一本《龙门圆梦》,并题字鼓励他树立远大志向,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现在有这么多人关心我,哪怕以后的日子还有更大的磨难,我会依然坚持努力,积极向上,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各界对我的关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记者采访结束时,安家俊对记者说的一句肺腑之言。
  虽然安家俊身有残疾,但社会、家庭、校园的真情让他牢固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坚定了他的人生理想和信念,他把这一切都化作了学习的动力。据了解,在学校第一次月考中,他就进入了班级前二十名,荣获级段奖励。同时,他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周围同学的赞许。

主管: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主办: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宣传部  中共周口市淮阳区委网络中心

网址:www.huaiyang.gov.cn 新闻中心邮箱:hycfzx@126.com

地址:周口市淮阳区羲皇大道与教育路交叉口档案馆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