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钟声悦耳动听,新年的钟声雄浑大地,新年的钟声激动人心,催人奋进。2006,我们激情澎湃,我们精彩纷呈,我们辉煌灿烂。
2006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我县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带动”加快发展的开局之年,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们以实现周淮一体化、打造经济隆起带为目标,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进程,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面貌发生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继续保持和谐稳定,党的建设成效明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淮阳的大好形势, 使淮阳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县的工作在前进中开拓,在开拓中前进。全县实施了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完善了城市供水和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备,城市面貌大大改观,人居环境更加优良。去年,全省旅游规划把淮阳确定为五大旅游区东部寻根与宗教文化旅游组团的中心城市,被省文明委命名表彰为“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同时,加大了重点景点的开发建设保护力度,修建了西四观、碑林、陈胡公陵园等景点及基础设施,基本恢复了太昊陵原貌。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华姓氏文化节,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全县的对外开放水平,增添了淮阳旅游业的魅力,展示了淮阳新形象,提高了淮阳知名度。2006年,接待游客数量突破千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1000万元,相关收入突破亿元。
在过去的一年里,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奋力实现淮阳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即:以推进周淮一体化,融入经济隆起带为奋斗目标,实施一条战略,搞好两个规划,推进三区建设,开展四城创建,打造五张名片。即: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带动”发展战略,修编《淮阳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淮阳县龙湖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完成10平方公里的新区开发、1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建设和10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改造,力争3年内把现有15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左右。3年完成创建省级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和优秀旅游城,努力打造“羲皇圣地”、“万姓之根”、“华夏龙源”、“北方水都”、“陈氏祖庭”五张城市品片,奋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高起点、大跨度、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2007年对淮阳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正如县委书记贾书君在市二次党代会上所说的那样,我们将坚持“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不动摇,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带动”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和谐淮阳建设;坚定不移地完成既定目标不动摇。
前进的号角已轻吹响,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团结全县人民,务求实效,拼搏苦干,早日把蓝图变为现实,使淮阳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下去。
新年的钟声掀开了淮阳新的历史一页,我们又站到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大发展的新起点上。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贯彻落实市委党代会精神,我们要开好头,起好步,干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共创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未来,谱写淮阳发展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