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县齐老乡发展养殖业侧记
家家养鸡,户户生财。如今,齐老乡人靠养鸡走上了致富路。据统计:该乡建养鸡棚560座,存栏蛋鸡100多万只,存栏肉鸡200多万只,加上农家散养的家禽,户均养鸡100多只。养鸡业已成为该乡农民奔小康之路的支柱产业。
决策顺应民心
今年初,乡党委书记宿杰、乡长王轶相继召开班子会,经过集思广益,作出了“养殖先养鸡”的决策。广泛动员群众在全乡迅速掀起了养鸡高潮,仅今年上半年,该乡就新建鸡棚216座,散养百只以上的农户3000多户。老观行政村仓房庄村民钱海洋今年春节过后新建两个鸡棚,已出栏肉鸡两批,盈利6000多元。
措施拉动发展
养鸡要发展,措施是关键。齐老乡党委政府首先以农技站为依托,成立了牧业发展协会,具体帮助农民解决在养鸡过程中的选址、建棚、技术传播、购进卖出、中转升值等问题。今年以来,该乡农技站已举办养鸡培训班三期,参训人员达2000多人次。并聘请县畜牧局、省农科院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为讲师,提高了办班质量和效果,同时印发养鸡技术资料1万多份,为养殖户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以畜牧站为依托,在全乡成立了6个畜禽疫病防疫站,挑选联络56名畜禽疾病防疫员,并实行风险保障合同制,解除了饲养户的后顾之忧。三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依托,在全乡推广信用户评定制度。养殖户需用资金时,由个人申请,乡里协调,信用社评定,及时为养殖户提供小额贷款。该乡还通过种种途径,争取扶贫贷款等200多万元,为养殖户提供了资金保障。今年以来,该乡已发放信用贷款8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乡养鸡业的发展。半截楼村养鸡专业户杨国锋,不断扩大养鸡规模。眼下,已饲养蛋鸡40000多只,据初步核算,今年他至少获利4万元。四是实行目标管理制。该乡采取属地管理的方法,包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具体负责养鸡业的发展,把养鸡业发展规模、饲养效益、社会效应等综合指标考核作为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增加了养鸡业的组织领导力度。张大庄村支部书记齐修新通过多方努力,为饲养户争取扶贫贷款30万元,该村的养鸡棚迅速增加到31户,仅养鸡一项该村群众年人均收入500元以上。
综合效应显著
齐老人以养鸡业突破口,促进了畜牧业的规模发展,全乡涌现出养鸡专业村6个,养猪专业村5个,养牛专业村4个,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应。一是生态效应,畜多肥多, 促进了沼气生产。眼下,齐老乡已建沼气池300多座。二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料来源,年产优质农家肥1000多万担。三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无数相关经济人也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该乡贩鸡、贩猪、外运者、加工者等相关经济人达1000多人,他们不仅有可观的收入,还把当地的畜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为全乡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陈庄村经济人陈殿领直接把当地畜产品运往上海,年创利润10多万元。
以养活商,以商促养,相得益彰,同步发展。齐老人用辛劳和智慧走出了一条通往文明富裕的金光大道。(张维亮 何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