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中国·淮阳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淮阳农民借“畜”生财

2005年07月19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昨日,笔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由国内著名企业华英集团投资2.36亿元的肉鸡养殖加工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开始在淮阳实施。该县畜牧局负责人说:“此项目在淮阳落地将为全县畜牧业生产注入生机。”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该县以养猪、养羊、养鸡等为主的畜牧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畜牧业占46%。畜牧业还拉动了粮食价格的上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出现这一喜人变化是该县以“点”带“面”、规模扩张、科技支撑、整体提升发展畜牧业的结果。 

    曾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称号的淮阳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该县走规模效益型道路,大力发展以养鸡、养猪、养羊、养牛、养鸭为主的畜牧业,用畜牧业擎起农民增收的大旗。 

    他们一改过去“家家搞养殖,户户规模上不去”的经营方式,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大力提倡规模化养殖、大户经营。该县有养殖专业村30多个、专业户近千家。县政府充分发挥这些“点”所具有的良种推广实验厂、规模化生产比武场、产业化经营领头兵等作用,引导农民走规模效益型道路,在政策上优惠,在资金上扶持。目前,全县规模养殖场发展到4000多个,大牲畜存栏18.6万头,出栏2.6万头;生猪存栏63.6万头,出栏43.2万头;山绵羊存栏77万只,出栏46万只;家禽存栏634.9万只,出栏328万只;肉类产量4.6万吨,蛋类产量1.6万吨。该县形成了以养鸡、养猪、养羊、养牛、养兔、养鸭为主的六大养殖业,以黄集、葛店、曹河、齐老、刘振屯、朱集、城关等乡镇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全县出现了养殖专业户1万多家、养殖专业村26个。同时,他们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内联外引,强力推进。 

    黄集乡后家行政村靠发展畜牧业撑鼓了农民的钱袋子。全村380户群众,80%的农户发展养殖业,去年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90%的收入来源于养殖业。走进该村,处处可以看到一个个、一排排、一座座鸡棚和猪圈布满了村头田野。据统计,全村有500头以上的养猪场36个、200头以上的养猪场107个、5000只以上的养鸡场35个、2000只以上的养鸡场46个。像后家这样的村在淮阳县比比皆是。目前,借“畜”生财已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淮阳县畜牧业以“点”带“面”,规模扩张,不仅撑鼓了农民的钱袋子,还助推了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目前,全县涌现年收入8000元以上的经纪人1200多人,肉联厂、冷库新增20多家,以猪粪、鸡粪等为主要原料的沼气池新增5000多个。
 
 
作 者:张广起 董素芝李同森 责编:王晓飞 来 源:中华龙都网  

主管: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主办: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宣传部  中共周口市淮阳区委网络中心

网址:www.huaiyang.gov.cn 新闻中心邮箱:hycfzx@126.com

地址:周口市淮阳区羲皇大道与教育路交叉口档案馆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