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中国·淮阳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淮阳县在农村全面实施“双强”工程

2005年07月19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近年来,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在农村全面实施“双强”工程,增强了村级党组织活力,提高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水平,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从农村基层实际出发,该县提出了“双强”十二字标准,即“讲党性、能致富、甘奉献、有威信”,要求每年每个村党支部书记带富3~5户,每个村干部带富2~3户,每个党员带富1~2户。并针对不同的致富群体,制定了五个培养计划:一是把农村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发展成党员;二是把党员培养成自富带富能手;三是把“双强”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四是把“双强”党员干部培养成村支部书记人选;五是把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培养成“双强”村支书。两年来,该县从优秀青年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283名,培养党员致富能手1875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798名,培养“双强”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308名,有519名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通过培养达到“双强”标准。 

    该县坚持“正排抓典型,倒排抓调整,抓两头带中间,分类推进”的整体工作思路,树立了葛店秦阁、城关小孟楼等“双强”村支部的典型,“石榴大王”马学亮、“红提状元”王建怀等一批“双强”党员、青年致富能手的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该县把现任村班子归纳成四大类,做到因村制宜,因人制宜,加强指导。自去年“千村整治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共调整村党支部班子13个,村委班子19个,调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39个,村干部269人,227名“双强”村干部走上村级领导岗位。 

    该县制定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了帮扶联带制度。每年年初,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和村党员,层层签订自富带富目标责任书,内容包括“双强”对象的项目选择、基地建设、主导产业、收入水平等自富目标,帮带对象、帮带时限、帮带内容和增收目标等带富目标,以村为单位分别提出的集体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目标。一些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以后再当干部没有真本事是不行了。”“双强”工程培养了一批“双强”党支部书记和“双强”党员干部,初步形成了“‘双强’支部+‘双强’干部+‘双强’党员+‘双强’后备干部=群众致富门路”的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并进的格局,找到了农村党建与发展经济的结合点,促进了农村个体致富优势向群体致富的转化。群众高兴地说:“培养了一个强支书,带出了一支强队伍,走上了一条致富路。”“双强”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两年来,该县新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0多家,新建百头以上养猪场267个、千只以上养鸡场132家。

 
 
作 者:董素芝师乐平张广起 责编:陈新华 来 源:周口日报 

主管: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主办: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宣传部  中共周口市淮阳区委网络中心

网址:www.huaiyang.gov.cn 新闻中心邮箱:hycfzx@126.com

地址:周口市淮阳区羲皇大道与教育路交叉口档案馆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