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8月22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周口晚报 点击:次
□晚报记者 杜欣
本报讯 爱国将领冯玉祥曾题赠给其部下黎广诗一幅对联:“不抵抗自寻末路,要生存必须斗争。”作为馆藏国家三级文物,真迹至今已在太昊陵博物馆完好保存20多年。日前,记者从淮阳县法院获悉,黎广诗之女、现年65岁的黎士全女士为讨回这幅对联,一纸诉状将太昊陵管理局告上了法庭。淮阳法院将于近日开庭审理此案。
昨天上午,记者辗转找到了黎士全女士。据其介绍,她父亲黎广诗的生平事迹在《淮阳县志》、《河南文史资料》上均有详细记载。黎广诗(1897—1954),字雅斋,淮阳县城关镇人。民国10年(1921年)在冯玉祥部当兵,后入日本士官学校深造,回国后,历任国民政府军第二集团军参谋及科长、第三十八师教导队教育长、第三集团军补充团团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高级参谋、第三绥靖区总司令部第四处少将处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黎广诗随部队积极参加抗日,民国22年(1933年),在喜峰口与日军作战,取得重大胜利。民国25年(1936年)6月16日,冯玉祥亲笔为黎广诗题联勉励:“不抵抗自寻末路要生存必须斗争”。“七·七”事变后,黎广诗率军在芦沟桥附近抗击日军。
据黎士全说,她父亲黎广诗1954年病逝后,所保存的冯玉祥题赠对联即不知去向。1991年,新编《淮阳县志》出版后,她才知道父亲遗物尚在,经多方打听,得知对联现存太昊陵。黎士全认为,冯玉祥题赠的对联是黎家的荣耀,理应由他们自己保存。
当天,记者采访太昊陵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后获悉,对联真迹已在太昊陵博物馆保存20多年,是馆藏国家三级文物,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已登记在册。该对联为纸地,心纵175厘米,宽40厘米,隶书。上款题“广诗同志”,落款冯玉祥,篆刻印章2方,上为朱文“焕章”,下为白文“冯玉祥”。对于黎士全女士的起诉,太昊陵管理局将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的有关条款积极应诉,并已将此情况逐级上报市、省文物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