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中国·淮阳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浏览文章

湖面筑平台 神道通陵区 8月竣工 为文化节祭祖活动主会场

2005年08月22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周口晚报 点击:

□晚报记者 杜欣

  本报讯“近5万平方米的主体广场,加上5400平方米的亲水平台,整个广场呈‘凸’字形”。5月31日上午,在淮阳太昊陵午朝门前,伏羲文化广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李卫民指着工地上高高竖起的平面效果图说。为弘扬伏羲文化,整合当地旅游资源,经有关专家多次论证,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伏羲文化广场选址在太昊陵前蔡河两岸,已于日前开工建设。建成后的文化广场也将成为今年10月份举行的首届姓氏文化节祭祖活动的主会场。

  据了解,伏羲文化广场整体工程由近5万平方米的主体广场、5400平方米的亲水平台和1.6万平方米蔡河护坡工程3部分组成。广场本着古朴、庄重、大气的风格,与太昊陵、龙湖自然衔接,相互辉映,从设计到施工,透明招标,层层筛选,最后敲定了详规。蔡河南北两岸为主体广场,用青石铺设;横贯其中的蔡河,彻底清淤,石料护坡,并在午朝门前善渡桥两侧修建东天门桥和西天门桥两座;与主体广场相连的亲水平台,呈“凸”字形延伸到龙湖60米水面上,96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从水下18米深处支撑起5400平方米平台,游人可最大限度地接近水、亲近水。亲水平台与太昊陵“十门”相照,同在一条中轴线,沿该线用红色花岗岩铺设一条宽9.5米的神道,从平台到广场跨过善渡桥,直达太昊陵园,烘托陵区恢弘建筑和深厚的古城文化。

  据悉,伏羲文化广场整体建设工程今年8月底可望竣工,届时,广场与陵区、湖水、花草树木及点缀的各种灯具结合起来,将是灯光、水波、庙宇交相生辉。一个承载羲皇文化、展示淮阳形象的高品位文化广场,期待着寻根谒祖的八方宾朋。

 

主管: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主办: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宣传部  中共周口市淮阳区委网络中心

网址:www.huaiyang.gov.cn 新闻中心邮箱:hycfzx@126.com

地址:周口市淮阳区羲皇大道与教育路交叉口档案馆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