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5月12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次
帖子来源:腾讯网QQ论坛
点击事实:《中国青年报》3月份曾发表《河南一国家级贫困县债台高筑再办文化节》的文章,当时引发网友激烈讨论,《焦点网谈》以《网友质疑:贫困县就无权举办文化节?》为题进行了报道。不料,最新一期的《小康》杂志又刊发了题为《贫困县河南淮阳斥资3亿元大办文化节引发争议》的文章,使“淮阳文化节”再次成为网友讨论的热点。
淮阳县这样做没错,不举办文化节是资源的浪费
QQ网友:我认为,淮阳县这样做没错,只有这样做下去,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淮阳县人民的出路就在于淮阳的文化和其根源。
QQ网友:如果引来的项目都投产了,就业和税收肯定不错。如果旅游也能搞起来,还不知能带动多少产业发展呢,效益目前也许看不出来,过几年就知道了。
QQ网友:淮阳的思路没错,淮阳虽然是一个贫困县,但温饱还是能解决的,如果用这些钱来接济百姓,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想要真正解决群众的经济状况,必然要兴业建厂发展经济,但是连城貌都不能改变将如何兴业建厂,如何发展?
QQ网友:我们做点事咋这么难?全国有多少文化节,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办文化节了?贫困县就不能用自己的条件致富了吗?你们知道淮阳人民对文化节多么欢迎吗?不管怎么说,只要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就好。以淮阳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说,不举办姓氏文化节是资源的浪费。也许有人会对我的话提出质疑,只希望你去淮阳看看,了解一下那里。
说姓氏文化节花3个亿,真是子虚乌有
QQ网友:我是淮阳的,姓氏文化节的情况我了解,说花了3个亿,真是子虚乌有!实际情况是这样的,所用资金不足700万元,并经审计部门审计,向社会进行了公布,这是有据可查的。
QQ网友:穷则思变,天经地义。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吃救济固然省心,但是,作为地方官员,思考如何利用当地的资源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才是当务之急。以淮阳县为例,那里有姓氏文化的积淀,利用这个文化资源,举办“姓氏文化节”,出发点错了吗?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淮阳,如果连举办“姓氏文化节”都不让,不是在变相鼓励淮阳人“世袭”贫困吗?难道他们就只能老老实实吃救济吗?
QQ网友:一个没有任何名气的地方,怎么会吸引来外资,吸引不来外资,当地的经济又怎能快速发展?淮阳县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姓氏之根”来招商引资有什么错?我认为淮阳县此举有两大好处:一是吸引外资,利用外资迅速发展当地经济;另一个是凝聚全球华人的血脉之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让我们进一步确信: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相关链接
淮阳民众有话说
出租车司机:我们家有两辆出租车,我和老婆都是开出租车的。淮阳办文化节,把城区的道路建设得很宽敞,城区的建设也很漂亮,绿化和卫生都上去了,淮阳的名气也出去了。现在每年都能吸引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我们的生意好了,两个人的月收入共有2000多元。
服装店的个体老板:这几年的生意比过去稍微好了一点,但生意也很难做。政府筹办的文化节,可以多吸引点游客,给自己的生意带来点希望。另外对弘扬当地的古老文化也是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