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中国·淮阳 >> 淮阳文艺 >> 文说淮阳 >> 浏览文章

原始巫舞“担经挑”

2018年11月27日 作者:蔡州一布衣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担经挑”,这种流行于陈地的原始巫舞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陈”,周代诸侯国名,妫(规guī)姓,周武王封舜的后人妫满于此。其地域包括河南省东南部和安徽省亳(伯bó)县一带。陈国的民俗是:“妇人尊贵,好祭礼,用史巫。”(《汉书·地理志》)其民风为:“淫声放荡,无所畏忌。”(《左传》杜注)

《诗经·陈风》是陈国一带的民歌,共十篇。其内容大多与恋爱婚姻有关,产生的时代以东周为主。《陈风·宛丘》是一首情诗。诗中的男主人公在倾诉他对于心仪中女子的爱慕,并描写了她的动人舞姿。从诗中“无冬无夏,值其鹭羽”等句看来,彼女一年四季都在跳舞,似是以歌舞祭神为专业的巫女。诗中这样写到: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诗中的“宛丘”,作为普通名词来说是指“中央宽平的圆形高地”,而本诗中的“宛丘”已经成为“专名”。“宛丘”,又名“韫丘”,是陈国人游玩观赏、谈情说爱之地,类似于楚国的“云梦”、卫国的“桑间濮上”之类。“坎”:击鼓与击缶之声。“汤”:音“荡”,“荡”的假借字。“值”:训为“持”或“戴”,持也。“鹭羽”:舞蹈时用的道具。舞者有时执在手中,有时戴在头上。“翿”(到dào):同“鹭羽”,用鹭鸶的羽毛做成伞形,舞者所用。

《陈风·宛丘》描写的就是一队队舞女在宛丘上下,咚咚地击着大鼓,挥舞着羽毛,不分冬夏地尽情跳舞的情景。这里既有对跳舞女子深深的爱怜和无望的相思,也有对跳舞女子无论冬夏跳舞的理解和同情。

翻译成现代汉语则是:

姑娘啊轻摇慢舞,就在那宛丘高处。

我的情意啊深长,却把希望啊埋葬。

响冬冬皮鼓谁敲,就在那宛丘山脚。

不管是寒冬热夏,戴她的鹭鸶羽毛。

敲打起瓦盆当当,就在那宛丘道上。

不管是热夏寒冬,鹭鸶毛戴在头上。

这种流传于河南淮阳一带的“击着大鼓,挥舞羽毛,不分冬夏,尽情跳舞”的陈地原始巫舞,是出于对伏羲、女娲兄妹为婚,繁衍人类的追念和祭祀。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中,常有伏羲、女娲的合身像。像上二人的下身,两条尾巴亲密地缠绕在一起,象征二人交合状。

在“担经挑”舞蹈中,有一种动作是:二人背靠背,使背后下垂的黑纱相互缠绕交合,极似伏羲、女娲石像中的交尾状。尤其是伴舞者所唱的歌词,更是明明白白地赞颂伏羲、女娲:“……上天神留下他兄妹二人,无奈何昆仑山滚磨成亲,日月长生下了儿女多对,普天下咱都是龙的子孙……”

据民俗学者考证:担经挑是从古代“龙花会”流传下来的。“龙”指伏羲和女娲。伏羲为大龙,女娲为小龙。“花”是指以花篮组成的祭祖形式。

但是,在民间对于“担经挑”的由来,却另有一种说法。这就是:相传,女娲补天累死以后,她的女儿宓妃很想念她。后来宓妃听说母亲没死,有人还说亲眼见过她。宓妃听后,下决心要找到母亲。她精心扎了两个花篮,一个花篮扎成“盘子龙”,一个扎成“臣卧凤”。花篮里插上鲜花,里面放着孝敬母亲的经文。她用竹扁担挑着两个花篮,跑遍了山山水水,到处寻找母亲。每到一地,她都要担着经挑跳舞,招来很多人观看,用这种方法询问母亲的下落。

女娲的女儿宓妃,几乎跑遍了整个天下,终于打听到了母亲的消息。原来女娲补天累昏过去并没真死,她醒来后误入了恶狗庄,变成了一条黑狗。听人说:“恶狗庄,恶狗庄,十人进庄十人亡”。宓妃为了能见到母亲,千难万险全不怕。这时有个老太婆被她的孝心感动了,拿出7个杂面饼子对她说:“这饼子叫打狗饼。你进了恶狗庄,有7条恶狗把着7道关。你每到一道关扔给恶狗一个打狗饼,趁恶狗吃饼子的机会,你闯过去。”

宓妃接过打狗饼,拜别老太婆上路了。她走了7天7夜,来到了恶狗庄,用7个打狗饼闯过了7道关。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看见一条黑狗蹲在一旁,只见它两眼流着泪,显得很是痛苦。宓妃心里很难受,走上前去问道:“请问,你是我的母亲女娲吗?”那黑狗听了就“呜呜”的哭起来。宓妃扑上去,抱头痛哭着说:“母亲,我可找到你了,快跟女儿回去吧!”说罢,忙把经文集中到一个花篮里,把黑狗抱到另一个花篮里用花遮住,立即担起花篮悄悄跑出了恶狗庄。

宓妃的孝心感动了天帝,刚出恶狗庄的女娲立刻还原了人形。母女二人真是悲喜交加,有说不完的离别情。她母女俩正想回到宛丘(今淮阳),突然天空中闪出一道金光,于是女娲随着金光飞上了天。

天帝把女娲招到了天堂,她的女儿宓妃再也见不到母亲了。后来,宓妃淹死在洛水作了洛水女神,她所创作的“担经挑”舞蹈和民风民俗却在宛丘一带流传了下来。

陈地淮阳的人们通过表演“担经挑”来祭奠祖先。据民间传说:谁的“担经挑”做得最好,谁就是“知宗敬祖”的真金女!史料也已经证明:淮阳(上古的宛丘)是我国古代巫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淮阳太昊陵庙会上的“担经挑”,这一古老的巫俗遗风,便是活生生的佐证。

 

 

 

 

主管: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主办: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宣传部  中共周口市淮阳区委网络中心

网址:www.huaiyang.gov.cn 新闻中心邮箱:hycfzx@126.com

地址:周口市淮阳区羲皇大道与教育路交叉口档案馆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