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8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周口日报 点击:次
董素芝
——读钱良营的长篇小说《金龙湾》 这几年,钱良营文学创作的风头正健:继《陈州故事》后,他的长篇历史小说《包公下陈州传奇》又在《周口晚报》连载。而今,他的另一长篇小说《金龙湾》亮相于今年的《十月·长篇小说》第五卷。 几个月前,我第一次见到厚厚的《金龙湾》打印稿,着实令我一震,继而对他充满了敬意。在这样一个文学并非宠儿的年代,随便一小滴水都可能浇灭文学的火苗。钱良营身为淮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一方土地上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军人物,居然能无声无息地完成了长篇小说的创作,这让同样有过文学梦的我,不能不敬佩他。同时还让我想到,一个人能保持对文学的坚守,不单单是才情,而更需要意志,或者说人生的定力了。 钱良营是从文学创作起步,又进入新闻写作领域的。文学创作是他的看家本事,也是他一生割舍不掉的情结。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他不停地在文字里耕耘着、劳作着,不管是文学的还是新闻的,从不停歇,居然写出了上百万字的文字,由此可见他对文学的钟爱。刘震云因此赞他:“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和语言系统。现在他写出了30多万字的《陈州故事》,主要赖于白天和晚上的分别。他白天写新闻,晚上搞创作。业余作家的甘苦和得失,怕是寸心所知而不足与外人道也。”看来,钱良营是在借文字的力量张扬人生、丰满人生,以此达到内心的完美。《金龙湾》是一部农村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它以广袤的豫东平原上一个普通村庄为背景,通过一个叫金龙湾的地方20多年的演变,透过几个家庭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揭示了中国农民在生存、生活、情感、观念上的变化。小说集中展现了新老两代村官之间的思想冲突,细腻描绘了青年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浓墨渲染了农村的人情世俗,塑造了龙凤云、龙腾飞、韩秀女、齐兰花、金母、金喇叭、许大斗等一系列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塑造了一个一身正气、不畏艰难、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地寻求村民致富之路的好村官金大强。 主人公金大强是一个虽普通却极具人格亮色的人,他两岁失父,母亲因受不了同村老光棍的骚扰,背着幼小的他向金龙河下游出逃,经过几天的跋涉劳累,饿昏在离金龙湾不远的河堤上。他的哭声引来了在田里浇水的男人金福,一脸麻子的金福善良又仗义,但三十二三岁还光棍一个,他背着饿昏的金母抱着哭啼的孩子回到自己的家,并做了这个孩子的父亲。没想到,两年后金麻子因为生产大队建房飞落下的梁头死于非命。特殊的身份使金大强深感自卑,也造就了他的坚毅。金母是有远见的女人,虽贫寒仍支持甚至逼儿子上了县高中。他成为村里两个高中生之一。另一个是老村长的女儿龙凤云。几年的初高中生活,成就了他们的朦胧爱情,但龙腾飞无论如何不让女儿嫁给贫寒且身份独特的穷小子金大强。他以村支部书记的身份和金母谈话,奚落金母。金大强遵从母命去当兵逃避龙凤云。满怀爱情的龙凤云却非他不嫁,她拒绝所有登门提亲的人,甚至在迎亲的日子里独自出走。复员后的金大强靠国家补助的安置费办了蛋鸡场,成为村里首批万元户和县养殖专业户的典型,并顺理成章接替了老村长龙腾飞。面对一直苦苦等他的龙凤云,他苦闷无奈,道德感和责任感促使他向母亲和妻子妥协。他把对龙凤云的爱埋在心底,一心一意带村民致富。而龙凤云终因失去爱的支撑而疯狂。 一位评论家说:农村题材作品要重聚人们关注的目光,就必须有原创性的重量级的作品出现。《金龙湾》无疑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钱良营的小说虽然注意了语言和人物的刻画,但仍然是一种朴素的文学表达,力求把当下中国农村社会最真实的面目展现出来,借这种文学表达说出自己的思索。这自然与钱良营多年的生活体验有关。钱良营虽非出身农家,但幼年就有过随母亲城镇居民下放的生活记忆,有过八年的乡村生活。乡村生活阅历,使他对农民有一种天然的同情,积累了大量的农村生活素材,对农民命运的悲悯之情使他在写作中积极地用农民思维感知并营造农民形象,对农民和土地充满了深深的温情和敬意。多年的新闻宣传职业,培养了他的敏锐,也使他获得了一个审视官场、商场以至于人情场面生活的平台。翻开《金龙湾》,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那种细致的描绘,独到的细节选择,散发着浓郁的豫东地域风情。没有生活积累的作家是决然做不到的。还有许多细节的描写,无不透出时代气息:“金大强上高中的时候,还穿着金麻子留下的一件蓝布对襟袄,到了春天,金母便把袄里面的破棉絮掏出来,缝成夹衣给他穿,待下秋天凉的时候,金母再把破棉絮装进去。”而老村长龙腾飞的女儿自然不同:“龙凤云上学是骑自行车的,那自行车虽然只有六成新且是‘二八’型的老式加重车……”两相对比,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贫家小子和富家女的生存状况跃然纸上。 《金龙湾》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真实、艺术地再现了当今农村的生活现状,显露出作者的精神追求和道德良知,有为农民、为村官代言的勇气和气魄。古今中外,经典作家的宝贵创作经验表明,一个作家的作品往往不在于你写了什么,而在于怎么去写。钱良营笔下的村官金大强,有情有义有胆有识,既有奋进的激情,又有开阔胸襟和干事创业的能力。他帮助农民寻找生存和致富的出路,虽然遭遇到老村长龙腾飞暗中拆台,但他始终坚守着一种精神信念,充满担当责任的魄力和勇气。这是个既鲜活生动,又体现出时代新质的人物。如果作者仅仅局限于这个层面的描写,应当说还是肤浅的,文学毕竟不是政论文章。钱良营的笔触像利刃一样,围绕金大强又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转型期农民群像,如奸诈阴险、玩弄权势的“土皇帝”龙腾飞,单纯任性的龙凤云,憎爱分明的韩秀女,智慧隐忍的金母,能干爱显摆的齐兰花,搬弄是非的金喇叭,暴发户许大斗等。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各个利益阶层的形象。正是这些有血有肉的个体生命的艺术传达,使《金龙湾》这样近距离反映“三农”问题的小说,没有成为农村社会政治的直接传声筒,而具有了一种文学的意蕴。 他有这样的创作,完全是凭着他不可遏止的政治热情,去关注国家命运,关注农村现实,关注底层农民的生存境遇,思索农民的出路和未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革与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农民又遇到了怎样的生存困境,他们的出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在触动着他的思考。他说,在多年的采访过程中他接触过不少村官,深感他们在农村发展中的意义。农民过上好日子,上靠党的政策好,下靠农民勤劳的双手,这中间还有一大批农村干部,他们把党的政策化作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来做,化为一点一滴的光和热送到农民心上。在农民的幸福日子里,饱含着基层村官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正是这种朴素的想法,使他成功地塑造了好村官金大强,并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留在读者的心中。 作品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置身其中,会被其动人的故事情节吸引。如龙凤云出嫁当天逃婚,金麻子救人被房上的梁头砸死,与嫂子齐兰花赌气而走的金二强几年后突然带女朋友回乡,何寡妇母女为宅基地和不明不白被砸死的母猪上访告状,许大斗因行贿犯罪,齐兰花嫉妒韩秀女鸭场下毒,清醒后投案自首被判刑,龙凤云失恋发疯焚烧金大强鸡场等等,正是在这诸多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金大强人格的高尚、心灵的坦荡、胸怀的博大得以鲜明地体现。 读完小说,不由不感叹钱良营对乡村生活的熟稔,对村乡世相、稼穑农事、民俗风情的洞察和了解。对他来说,农村生活是丰富的矿藏,他可以用的素材太多,筛选的余地很大,作品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对并不真正了解当下中国农村社会变化的我们来说,犹如打开了一扇农村的大窗。文中语言凝炼简洁,质朴流畅,大量地运用了来自乡村的活生生语言,给人清新、鲜活的感觉。小说中的对话生动活泼,极富个性,显示了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小说结尾略显悲凉,给读者满怀的希望迎头泼上一盆凉水。 文至此,已是结束,但我却想起钱良营后记中的一段话:“我还想说的是,在这片号称人杰地灵的土地上,从古至今没有生长和培育出一个令世人瞠目的作家来!或屈原、或司马迁、或李白、或陶渊明、或鲁迅、或沈从文……没有,一个都没有!一块土地生长不出一个作家虽然不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但假如这块土地一旦生长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作家,也许,这片土地就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希望陈州能有自己的‘土特产’!” 我想说的是,我真诚地祈愿这片土地的命运因他而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