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中国·淮阳 >> 招商引资 >> 创业淮阳 >> 浏览文章

张瑞辉:展翅南粤翱苍穹

2019年11月21日 作者:张继华 李 涛 王玉星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张瑞辉:展翅南粤翱苍穹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原人,浸染着陈地的文化灵性成长。他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寻梦人,在南粤大地找到了自己创业的乐土。

30 年前他只身一人,怀揣着 50块钱来南国深圳寻梦。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凭着中原汉子的执着和勤奋,还有睿智和坚毅,硬是拓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当年小小渔村的深圳,如今早已实现了华丽的蝶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创造者,而他也由当年的寻梦人,成为了信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他就是张瑞辉,淮阳县朱集乡人。 

执著前行,靠 50 元钱开启创业之路的寻梦者

张瑞辉出生于淮阳县一个当时相当贫困的农村。家里兄弟多,他排行老五,似乎是一个多出来的角色。为了生存,父母整日奔波,没有时间照料孩子,他和同龄人一样,经历了那个时代农村孩子共有的困境。肚子填不饱,衣服穿哥哥穿过的,吃盐拿鸡蛋去换,这就是张瑞辉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也许正是这些看似苦难的经历磨练了张瑞辉的性格,童年的他骨子里有一股力量潜滋暗长:要改变命运,必须告别黄土地,走出去才有多彩的天地。

好在当时在农村上学还可以得到满足,在小学和初中,张瑞辉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当时的 河南省重点中学河南省淮阳中学,在学校里生活尽管艰苦了些,但是对于知识的渴求早已抵消了生活的影响。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奋读书,考入了天津信息工程学院,后来取得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硕士学位,他还如愿以偿地选择了自己爱好的专业。

1987 年,张瑞辉顺利完成学业。面对就业,他颇为踟蹰,是找个“铁饭碗”确保衣食无忧,还是“筚路蓝缕”走一条充满坎坷的道路,但是可以拓一片自己的天空。按照当时的优势,他完全可以到一家不错的单位过一种太平日子。但这不是张瑞辉的性格,他不甘心过安逸的生活,他要飞出去,去领略外面世界的精彩。

深圳一家当时在国内比较有名气的大企业在学校举办人才招聘会上,张瑞辉按捺不住对于神奇之地深圳的向往,萌生了南下寻梦念头。那次招聘,给他们学校一共 3个名额。张瑞辉报名应聘,经过层层筛选,他以相当优势被录用了。告别大学校园,他与一名同被录用的校友一起来到深圳。当时,他身上只带了 50 元钱,真有点“囊中羞涩”,但是正是这 50 元钱开启他的寻梦之旅。

理想总是丰满的,而现实总是骨感的。刚到深圳,张瑞辉和那个校友由于水土不服,都不适应当地的环境。而张瑞辉坚信,既然前脚出来了,后脚一定要迈出来,在这里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之地。他选择了坚守,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没错,这就是张瑞辉的性格。引用汪国真的一句诗形容他,叫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现在来看,张瑞辉来深圳当初的坚守是对的,没有那一段经历,也许就没有他今天事业的如日中天。他应聘的那家企业是个大舞台,是当时的全球 500 强企业。在这里,他靠着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坚忍劲拔的敬业精神很快出类拔萃,很快他被提拔为生产部门的负责人。继而又进入到公司的管理层。

在企业打工的经历,让张瑞辉接触了通讯设备这个行业,让他熟悉了这个行业的一切经营规则,这为他日后的创业打拼积累了不可估量的财富。

潮起潮涌,做引领高新科技电子行业的弄潮儿

张瑞辉说:“我是一粒种子,不论到哪里,我都能找到一块适合自己的土壤,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只要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去做每一件事,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放弃,做什么事都会成功。”

诚如斯言,张瑞辉从一名普通员工到企业生产部门负责人,那段打工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让他积累了先进的管理、生产和销售的经验,而且还是系统性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资源和技术基础,为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语:“飞龙在天”今语:“神龙不滞水”给别人打工显然太束缚自己,更多的是委屈自己。张瑞辉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创业,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其实初做打工者的他早就在勾画着属于自己的宏图。他心中一直萦绕着一个伟大的计划,也是他的梦想。2002 年 4 月,信太集团的前身——深圳市中信太和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成立。当时注册资本 200 万人民币,后来实际投资规模达 10 亿元人民币。公司主要专注于智能终端设计、整机业务、无线通信、平板电脑、网络通讯终端等产品的研发制造及供应链、销售、出口和售后服务。经过短短十年的发展壮大,2012 年,信太集团当之无愧跻身中国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力 50强,成为了国家科技委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赢得了同行业的“刮目相看”。集团研发生产的产品不仅占据国内大中城市较大的市场份额,还出口到欧美洲及东南亚等地,品牌走向了国际市场。

信太集团是一个不断前进的企业,朝气蓬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集团建有自己的产品研发基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一个科技园内,这里风光秀丽,环境清幽。这里集聚着一大批年轻的科技研究人员,集团的许多通讯电子新产品都是在这里研发的。走进基地,员工们紧张有序工作着。大厅的展柜里展览着最新生产的手机、平板电脑、GPS 模块、光猫、路由器及人工智能等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许多机型都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畅销的产品。

信太集团的发展恪守“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原则,绝不贪多求大。2013年,在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集团在东莞市沙田镇购置 100 亩工业用地,建立信太科技工业园。园区科学规划,配备建设了近 8 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拥有先进的专业生产设备和几千名高素质员工团队。在工业园区内,集团能够精确完成通讯终端主板、平板电脑主板及各种规格主板的 SMT贴片生产和整机的检测、装配及售后维修服务,为日后集团的全新战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道酬勤,成功在于践行当初的信念。目前,信太集团已经成为了“航空母舰”,旗下拥有深圳市信太通讯有限公司、河南信太通讯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信太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太和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等 7 家全资子公司,拥有员工 3000 多人。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信太集团已经名副其实发展成为了中国高新科技电子行业的新秀。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信太科技一定会成为中国高新科技电子行业的领航者。

沧海横流,做现代高新科技企业的智慧管理者

张瑞辉身材高大壮实,走起路来有点风风火火,但他坐下来,举止儒雅绅士,谈吐谦虚和蔼,待人热情豪爽,这是张瑞辉给接触他的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与那些总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所谓企业管理者不一样,张瑞辉似乎有着自己的风格,这就是他的个性魅力所在。

张瑞辉是一位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者,出身理工科的他深谙先秦哲人智慧。他对《周易》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这也许就是他本人得以可持续前进的不竭动力。他的管理理念无时不在折射出中国传统的文化魅力。

在信太集团研发基地的会议室墙壁上,悬挂着“信太集团用人原则”的牌匾。这是张瑞辉的用人理念:有才有德,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德”始终是第一位的,先做人再做企业,这是张瑞辉多年来信奉的原则。

张瑞辉的内心里似乎有太多的儒家文化的基因,但是在他心中,来自故乡的老子的为人处事之道也始终在发挥作用。他平易近人,从没有架子,和他接触的人感觉他就是一个农家子弟,身上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他在企业里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彰显人文关怀,把员工当成自己的家人,当成企业的主人。他认为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是大家庭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

应该说,无论国际国内市场,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竞争瞬息万变。张瑞辉严格执行诚信的经营理念,严把产品质量关,宁缺毋滥,靠信得过的产品品质赢得广大市场。正是这样,张瑞辉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历经考验,在狭路里杀出了一条血路。

张瑞辉在深圳精心做企业的同时,始终不忘故土的发展。他深知,是家乡的一方水土养育他,有着“赤子情怀”的他对此没齿不忘。近年来,河南的产业集聚区为电子通讯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南方的企业发展已经受到了客观计划在郑州新郑航空港区筹建一个年产 1000万部手机终端设备产品的项目。目前,项目建设选址、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已经结束,落地工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家乡做企业,惠及父老乡亲”越来越成为张瑞辉的梦想。年届半百的他“志在千里”,雄心勃勃,在事业的发展道路上一如既往勇往直前。下一段时期,他定下计划,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所作为,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历经多年创业打拼的张瑞辉,此时此刻,一张宏伟的发展蓝图正在面前徐徐展开:用 3 年时间把企业做到全世界前十的通讯产品制造企业;用 20 年时间把信太集团打造成一个世界一流的中国本土电子制造企业。

 

 

 

主管: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主办: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宣传部  中共周口市淮阳区委网络中心

网址:www.huaiyang.gov.cn 新闻中心邮箱:hycfzx@126.com

地址:周口市淮阳区羲皇大道与教育路交叉口档案馆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