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 作者:王鹏 郑凌霄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段晓娟,女,1981 年出生,淮阳县郑集乡段庄村人,现任新疆河南商会副会长,新疆乌鲁木齐河南商会常务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乌鲁木齐米东区服装鞋帽协会秘书长,乌鲁木齐戴明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
心酸历程
有人说,做女人难,做成功女人更难,女性在追求事业与家庭的双赢中需要付出更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上有爷爷奶奶,下有五个弟妹,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初中毕业,她就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买鸡、宰鸡、洗鸡、卖鸡,还没扁担高的段晓娟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卖起了白条鸡。1999 年年仅 18 岁的段晓娟和丈夫一起来到了新疆乌鲁木齐,只有初中文凭的她,凭借着从父亲那学来的卤制手艺,在街面上开了一家小小的卤肉制品店。
走出家门天地宽。小到卤肉制作,大到店面经营,店里店外、家里家外大大小小的事情,段晓娟事无巨细,她要靠这个小店,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香酥童子鸡是店里的招牌菜,也正是因为菜品干净,待客热情,每天下来收入都能达到四五千块钱。
5 年的苦心经营,小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段晓娟也通过这个小店,养活了全家,积累资本达 40 多万元。
2000 年父母带着两个弟弟妹妹也一起来到了新疆和段晓娟一起生活。一个弟弟、两个妹妹要上学,爷爷奶奶需照顾,爸爸、妈妈也只能帮她打打下手,作为家里孩子的老大,段晓娟风里来雨里去,没有白天没有黑夜,那苦那难只有她自己知道,就是她用瘦弱的肩膀,顽强地撑起这个 9 口之家。
艰辛的生活,培养锻造了段晓娟不断吃苦受累的顽强品格,也早早在她幼小的心里埋下悲天悯人、同情孤苦、扶弱救贫的美好情愫。
百折不挠
春天,新一年的开始,也正是梦想、希望起航的时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通过 5 年的资本积累,以及亲朋好友的帮助,2004 年的春天段晓娟从乌鲁木齐市举家来到了米东,在米东区中心路段开了一家 120 平方米的眼镜店,取名为戴明眼镜,意在为顾客呵护心灵的窗户。
戴明眼镜店内,大到资金筹措、店面经营管理,小到验光配镜、员工的吃喝拉撒段晓娟都得放在心上。家里有要操心的孩子及家务,眼镜店的经营管理,她要从各种繁忙的事务中,合理地调配,兼顾好方方面面,这要是男人,也会累趴下,可瘦弱的她,却在创业的路上毅然的坚持了下来。
隔行如隔山,眼镜店的实际经营困难重重。
从卤制品店转战眼镜行业,跨度大,难度高。这对于只有 23 岁的段晓娟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在眼镜的清点摆放上,由于不熟悉业务,清点错误,摆放不规整,这是经常性的事;在经营管理方面,段晓娟由于缺乏经验,外出洽谈业务时,正是因为年轻,别人对她不信任。种种的困难摆在她面前,段晓娟没有退缩。“没有经验可以摸索,没有人际网络可以构建,没有经营管理头脑可以学,只要愿意上进,困难就不算困难。”这是段晓娟一路走来给自己最大的鼓励,并将其列入计划付诸行动。
经过十年的努力,段晓娟的眼镜连锁店经过不断的努力打拼,段晓娟成立了乌鲁木齐戴明眼镜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现在戴明眼镜店不仅在米东区开了三家,与此同时,她的眼镜事业也拓展到了昌吉州木垒县。木垒,这个昌吉最偏远的哈萨克族自治县的男女老少,再也不用驱车一百多公里到邻近的奇台县了,大家提起段晓娟,都伸出大拇指,用哈语说:“佳克斯”(汉语“好”的意思)。
目前,戴明眼镜公司已经拥有 6 家连锁店,是乌鲁木齐眼镜行业管理先进、质量一流、服务一流的企业,连续十年被乌鲁木齐市产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抽检为合格单位,荣获“眼镜产品质量合格单位”“消费放心店”等诸多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段晓娟的努力密不可分。
喜欢不断挑战自我的段晓娟,在经营戴明眼镜的同时,又在开创新的领域。2010年,她成了洛阳杜康酒业新疆营销地区的总代理。作为杜康酒业新疆营销地区的总代理,段晓娟坚持品质优先,服务优先的原则,通过代理、团购等多种方式和渠道,推广和宣传家乡好酒,在新疆地区,段晓娟代理的杜康酒闯出了一片天地,越来越多的新疆人正是因为段晓娟的宣传推广,知道了杜康酒,喜欢上了杜康酒。
说起代理杜康酒的原因,段晓娟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坚定。她说:“杜康是我家乡的酒,也是一款真正的好酒,作为一名河南人,我应该为家乡做点事情,这不仅是宣传家乡的酒,更是宣传家乡的人,我愿意这样做,这是我的责任。”在乌鲁木齐成立新疆河南商会开例会活动时,段晓娟都免费为家乡人提供家乡的杜康酒,以解思乡之情。
激情不断
站得高,看得远,这是段晓娟要求自己不断学习进取的觉悟。只有初中文凭的段晓娟,在创业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自身知识的匮乏和眼界的短视。而这正是制约她不断向前的绊脚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岁的增长,段晓娟意识到,不能再拖了。学习 成为了她羽化成蝶的催化剂。2004 年 2007 年,她学习并取得了眼镜行业专业资格证 4 本。2007 年她赴温州,专业学习职业经理人相关课程。2008 年她进入魅力演说班学习进修,不断打磨自己。2009 年,她在温州学习了 MBA 全部课程,一年半后,学成结业。2015 年她开始了 EMBA 的课程,每个月都要到全国各地高校学习各类专业知识。
段晓娟说:“学无止境,学习让她打破了以前固有的思想,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事业上,以后我还会不断地充实自己,通过知识和智慧,挑战事业发展的新高度。”马不停蹄、日月兼程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追求,夯实了段晓娟的知识储备,让她的视野更宽广,理念更先进,也让她的眼镜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变化。
深情奉献
心系员工。公司不断发展的同时,段晓娟还解决了下岗工人及残疾人员的就业问题,没有拖欠过员工一分钱工资。作为公司的负责人,段晓娟十分关心职工的生活,现在公司员工都有 20 多名,这些员工大多是刚刚毕业,远离父母的大学生,34 岁的段晓娟就像他们的大姐姐般,照料关心员工的生活起居。她心细如发,她规定每天免费为员工提供早餐,包子、牛奶、豆浆、稀饭、煎饼每天都不重样,她既考虑营养的丰富,又考虑到员工的口味,不断变换花样。与此同时,段晓娟还经常性的让员工外出学习培训,增长他们的见识和能力。段晓娟认为:“一路走来,很苦很累,我知道其中的不容易,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像员工们的大姐姐般给予他们家人般的照顾和贴心。”段晓娟心中有员工,员工心中有企业,公司 20 多名员工亲如一家,大家在段晓娟的带领下摸爬滚打,让企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心系社会。今年开春以来,段晓娟特别忙。2015 年元月份段晓娟为乌鲁木齐河南商会所有会员的父母免费检测验光,配送老花镜。2015 年 4 月 30 日在石化街道老指挥部社区里,她同眼镜店里有经验的验光师和工作人员,带着仪器、设备来到社区,为社区老人验光、测视力、配眼镜,还给社区 80 岁以上老人免费赠送老花镜。
通过这样的公益活动,段晓娟走进了老人们的心里,大家伙都将她当成自己的闺女,段晓娟说:“老人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觉得自己真的应该像孩子一样,为老人们送去最贴心的温暖。后期我还想在米东区的各个社区内,定点开设眼睛检查点,为老人们免费检查眼睛。”
2015 年 5 月 9 日戴明眼镜店住石化街道老指挥部社区免费验光检测点正式挂牌,这免去了地处偏远的社区老人、孩子验光配镜的舟车劳顿之苦。社区 496 户居民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像过节一样热闹,中老年朋友以广场舞展演的形式庆祝挂牌。这在米东区各社区尚属首次,大伙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社区工作委员会书记田宏飞、六建四分公司书记黄凯军亲自揭牌,向段晓娟一再表示感谢。
这样贴心的服务,让社区的大爷大妈们感到温暖,段晓娟也被社区居民亲切的称为“好闺女”,同时还被授予“编外社区居民”荣誉称号。
其实像这样的公益事业,段晓娟一直在做。创业伊始,段晓娟得知,新疆很多高校内的贫困生经济困难,生活拮据,为此她积极和新疆财院联系协调,每年免费为贫困生验光配镜并赠出 200 多副眼镜。这样的公益活动,不仅在高校开展,在米东区偏远地区及各中小学校,都能看到段晓娟的身影。她的目的很简单,给更多的人带去光明和温暖,做这些事情,让她觉得很幸福,也很满足。
在我们采访组到达乌鲁木齐前期,2015 年 5 月 10 日母亲节这天,在米东区段总的又一家戴明眼镜店广场店开业了,店内店外张灯结彩、花团锦簇、人山人海、喜气洋洋。段晓娟给 50 多名环卫工人免费验光配镜,段晓娟分明在尽一份女儿的孝心。石化街道老指挥部社区工作委员会主任马萍专程代表社区一千多名父母乡亲为戴明眼镜,为段晓娟松开了锦旗,锦旗上面写着“完美视界的使者 专业服务的团队”。接过锦旗段晓娟的眼睛湿润了,她用真心换来了真情,她的心始终和老百姓连在一起。
在做公益事业的道路上,有人说她傻,自己赚钱不是很好吗?还要把钱和东西送给别人,太不划算。可段晓娟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赚钱有止境,公益无止境。物质财富固然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但对于她来说,社会的责任,更是考量自身成熟度的一把尺子。”
张謇说:“吾观于此,乃知勤勉、节俭、任劳耐苦诸美德,为成功之不二法门。”段晓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一首《奉献》之歌。 一个柔弱的女子,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用瘦弱的肩膀不仅勇敢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而且还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社会的责任。 十四年的艰苦创业,遇难不躲,遇苦不言,娇小玲珑的她,有着一股干练泼辣不愿服输的劲头,历经艰辛,成就事业。十四年的创业历程,她觉得一切来之不易需珍惜,实在做人,本分做事,成就事业,反哺社会,这是义务,更是责任。就是这样一段段酸甜苦辣的经历,使段晓娟这位 34 岁的职业女经理人,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用智慧的头脑,破茧而出,羽化成蝶,用“小女人”柔弱的身躯,撑起了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