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08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点击:次
据中华姓氏文化节组委会介绍,这些族谱是有关方面历时7个多月从各地收藏者和研究者中征集的。在展出的1200多本族谱中,主要有记录着陈氏、王氏、李氏、谢氏、胡氏、楚氏、轩辕氏等65个姓氏家族发展史的部分族谱,其中明代族谱8本、清代族谱84本、民国时期族谱85本、新编族谱1013本。这些族谱中所记载的姓氏先族血脉,远的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或夏、商、周、春秋战国时代,显现出华夏血脉同出一根的历史,反映了中华民族"万姓同根"的血脉联系。
族谱又称家乘、家谱,是记载私家之事的史籍,与国史和方志并称为中国史籍的三大支柱。族谱不仅记载着一个家族的族源、世袭、播迁及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还规定了族规、族训,反映出一个家族代代相传、延续发展的轨迹,从一个侧面表现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刻记着时代的烙印,具有存史、资治和教化的作用。
本次族谱展组织收集并展出数量最多的,是国内外阳夏谢氏支脉和各地谢氏的族谱,共420本。中国阳夏(太康)谢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提供的简介中说,据大唐广明元年《阳夏谢氏族谱》记载:"谢氏先祖本出自炎帝神农氏,周宣王封其元舅申伯于南阳唐河县谢城,封申地为谢,居住在申地的臣民便称为谢氏。"据此,谢氏从周宣王封姓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而阳夏谢氏是到后汉建兴十四年迁到阳夏(今周口市太康县)来的。收集并展出族谱数量居于第二位的,是由周口市淮阳县文化局局长王纪有提供的陈氏族谱,共343本。
在本次族谱展上,有关机构还通过文字资料,分别介绍了河南周口的周氏家族和周口的来历、太康县岳飞后裔的历史宗谱、雷姓氏的起源与沿革、楚姓修谱大事年表等,向人们展示了周口作为中华姓氏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历史沿革和与当地有关的部分姓氏历史文化,为来自海内外的姓氏文化爱好者、研究者提供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