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 作者:范闽杰 信息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
黄淮平原形成之前,或者更直接地说在黄淮平原还是一片浅海的时候,这里肯定没有人类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黄淮平原地区缺少旧石器时代遗迹的重要原因。那个时候,豫西、山西、以及更广阔的西北高原,温暖多雨,宜于人居,那里才是我们祖先活动的主要地区。随着黄淮平原的形成,大海被远远地推向东方,西北高原变得愈来愈少雨干旱,物质开始显得越来越匮乏,人口不断繁衍,却面临着无以为生的窘境。相反,辽阔的华北平原、黄淮平原不仅气候适宜,物产丰饶,其肥沃丰饶的黄土地,更是为农业文明的到来,和其后的高度发达,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黄淮平原已经有了大量人类活动,以郑州裴李岗遗迹最为典型,其中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更属于有九千年历史的文化遗迹,发掘出的先民用鹤腿骨制作的骨笛,将人类音乐史提早了3000年。
这个时候,以淮阳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也已经有了人类活动,淮阳县域内虽然还没有发现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遗迹,但在以淮阳为中心的周口市区域内,发现的裴李岗文化遗迹就多达13处,其中扶沟5处,商水4处,太康、西华、项城、鹿邑各1处。
淮阳居于这些区域的中心,没有发现,并不能说明没有,这是一个可以用时间去证明的事情,大可不必急于去下结论。但即便能证明那个时代淮阳范围内已经有了人类活动,也并不能说,伏羲文化就可以被无限制的放大,就可以前提八千年,因为这些裴李岗时代的先民,和后来迁徙到淮阳的外来户,伏羲他老人家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血缘上的联系,更不能因为他们的存在就可以说伏羲可以文化远达八千年。
众所周知,中国氏族社会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末期,大概的时间界限为一万年左右,至新石器时代末期。他共分为两个阶段: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我不敢说伏羲取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具体时间,至少可以肯定地说八千年的时候,中原地区绝对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如果要让我们接受伏羲是一位女性氏族首领的现实,那将情何以堪?但如果我们既要坚持伏羲存在了八千年,又要认定伏羲是进入父系氏族时期的代表人物,那就真是闭着眼睛瞎说,拍着胸脯胡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