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5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驻村扶贫融入真情
我叫贾继华,男,汉族,1982年3月7日出生,2006年参加工作。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严于律己。在工作中,既有鲜明的党性和觉悟,又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追求。
一、驻村扶贫,融入真情。
2018年元月2日作为淮阳教育体育局驻郑集乡七里河行政村工作队队员,我开始在七里河村展开精致扶贫工作。抓政策落实,摸民情、暖人心。驻村扶贫工作期间,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主动帮助有困难的群众,走访慰问;六改一增,捐赠衣物300多件;党群文艺演出宣传扶贫政策,改善七里河小学办学条件投资10多万元更换了桌椅和一体机。为困难群众免费健康体检3次;并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30名,改善了人居环境。我所在的扶贫村—七里河村,有一位8岁的智障女孩,我们的到来让这个女孩满怀欣喜,很是高兴,眼睛一直盯着我们送来的东西,有吃的,还有一些学习用品。看到吃的,女孩两眼放光,当我们把吃的东西递给她时,女孩狼吞虎咽,好像从未见过这样的人间美味,普通的面包在她眼里竟成了山珍海味。当我把一些连环画册和智力玩具放在她的面前时,她最初的表现是撕烂吃掉,看到这样的场面,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后来,在我们的耐心引导下,告诉她这是什么,可以怎么玩,她的行为才慢慢地发生转变,当自己会玩简单的智力玩具时,脸上洋溢的那种幸福是难以言喻的。作为教育者,不能让任何一位适龄儿童因残疾而失学……
二、疫情抗战,坚守一线。
2020年初在疫情期间我义无反顾的投身在一线抗疫工作中,入村宣传,帮村民购买必需品,驱散聚集群众,每日消毒,网课指导,同时我坚守在淮阳通往郑集、曹河的西大门,每天都接触几千陌生人。在盘查外出务工回归人员时,我发现有一些是从广东、上海、江苏、湖北等地返回的务工人员,并且每天都能查出部分人员体温异常,当时疫情形势非常严峻,我随时都有被传染的可能。晚上和妻子通电话时,妻子问我:你只是一个普通职工,值得那么拼命吗?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很需要你。我沉思了良久,告诉妻子:如果我真的被传染了,请你照顾好这个家,老大随我姓,老小随你姓……。这个不眠之夜我能感受到那边的痛……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正是有了我们这些舍小家顾大家,不怕牺牲,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一线战士,才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的胜利。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作为一名职工,本人都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为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坚信自己会更进一步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教导,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水平,为成为一名优秀淮阳市民而不懈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