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中国·淮阳 >> 淮阳文艺 >> 文说淮阳 >> 浏览文章

秦楚战争时期的淮阳之“李信伐楚”

2021年01月06日 作者:范闽杰 信息来源:互联网 点击:

战国末期,各国民贫兵疲不堪一击,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抗秦武装和斗争。楚国,瘦死的骆驼总比马大,加之后期楚顷襄王夙兴夜寐,励精图治,楚国国力终究有所恢复,楚考烈王被公推为“纵长”,楚国成为战国末期抗击秦国侵略的中流砥柱,秦楚战争也成为整个战国末期征服与反征服战争中最精彩的乐章,淮阳正是秦楚表演的重要舞台。

消灭三晋之后,征服楚国成为秦始皇完成统一路上的最重要的障碍,秦始皇二十二年,即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召集群臣一起研究对楚战争问题。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记载,:针对需要多少兵力能够征服楚国这个问题,秦始皇征求诸将领。“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大笑道:“王翦将军真的是老了吗?怎么变得这样畏手畏脚,临阵怯懦哪?李信将军果然年轻威猛,敢作敢当,所言极是。”遂调拨二十万大军交给李信和蒙恬,讨伐楚国。王翦见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称病辞朝,归老故乡频阳。

明文学家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里说:“李信攻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武攻寝邱(今安徽临泉)。信年少骁勇,一鼓攻下平舆城,于是引兵向西,攻下申城。遣人持书约蒙武会于城父(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东南),欲合兵以捣邾城。”楚国王负刍“闻秦兵深入楚地,乃拜项燕为大将,率兵二十余万,水陆并进。探知李信并出申城,自帅大军迎于西陵,使副将屈定设七伏于鲁台山诸处。李信持勇前进,遇项燕,两下交锋,战酣之际,七路伏兵俱起,李信不能敌,大败而走。项燕逐之,凡三日三夜不息,杀都尉七人,军士死者无算。李信率残兵保冥阨(e“同厄”),项燕复攻破之。李信弃城而遁。项燕追及平舆,尽复故地。蒙武未至城父,闻李信兵败,亦退入赵界,遣使告急。”

这是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的说法,当代史学家田余庆经过考证,对秦楚战争的发展过程提出不同见解,认为李信兵败和秦始皇的一步昏招有关。这里有个重要人物需要首先交代一下,他就是昌平君,熊启。昌平君(公元前271年-公元前223年),芈姓,熊氏,名启。楚考烈王之子,母亲则是秦昭襄王的女儿。由于母亲是秦昭襄王的女儿,熊启从小跟随姥爷、舅舅在秦国生活。秦庄襄王、秦始皇当政的时候在秦朝做官,被封“昌平君”。公元前238年,嫪毐密谋发动“蕲年宫之乱”,被秦王嬴政侦知,嬴政“令相国(指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亦为楚公子,仕于秦)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史记·秦始皇本纪》)昌平君因战功,被任命为秦“相邦”。相邦,秦时对丞相的称谓,至西汉时,因避刘邦之讳,改“相邦”为“相国”,所以《史记》中称秦丞相为“相国”。

有的史籍说在讨论征服楚国需要多少兵力的时候,昌平君附议王翦,引起秦王嬴政反感被罢相,贬至陈郢。《史记·秦始皇本纪》则记载为:“二十一年…新郑反。昌平君徙于郢。大雨雪,深二尺五寸。”公元前226年,李信伐楚的前一年,韩国首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发生叛乱,因昌平君系楚人,秦王将昌平君贬出秦都,派他到郢陈安抚新归降的楚国民众。不管哪种说法更确切一些,但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时郢陈已经在秦国的控制之中,昌平君亦从秦国到了这里。次年,李信攻陷平舆后,挥师北上攻占鄢(今河南鄢陵县),随后率兵东进,准备在城父(今安徽亳州谯城区东南)与蒙恬大军汇合,进攻楚国都城寿春。

历史就是这样阴差阳错,如果昌平君能一直留在秦国首都,也许他就在哪里安闲地度过余生了;如果秦王嬴政不是下出这招以楚人安抚楚人的臭棋,李信的命运也许会被改写,统一六国的进程会顺利很多,但昌平君到陈郢主持工作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熊启,毕竟是楚考烈王之子,血管里流着楚人的血,目睹楚人被征服后的凄凉和愤懑,稍有血性的男儿都不可能无法于衷,国破山河在的羞辱和悲痛唤醒了昌平君的家国情怀,史籍没有交代他留在秦国的家人的下场,想必一定是血腥、凄惨,但他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昌平君义无反顾地在郢陈发动叛乱,迅速控制了淮阳城。

战争局势一下子发生了戏剧性的翻转,东进中的李信进退两难,前有项燕二十万大军拦截,后有昌平君断绝后路,瞬间陷入腹背受敌,两面夹击的绝境。一经照面,李信就撑不住了,兵败如山倒,项燕则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抖擞,三天三夜马不停蹄,紧追猛打,痛歼穷寇。

李信是被昌平君和项燕联手打败的事,确实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但以现今存世的史料来看,这种可能确实存在。首先,李信伐楚前一年,昌平君已被派往郢;其次,昌平君确实反叛了秦国,并加入到抗秦斗争中去,并成为楚国最后一代王;其三,李信兵败后,虽然“秦王大怒,尽削李信官邑”(《东周列国志》语),李信并没有叛逃,而是选择返回秦国,秦王也未因此而诛杀李信,后来王翦之子王贲赴辽东征讨燕王的时候,李信降为副将随军出征。另外,更有趣的是:两封两千多年前的秦简家书横空出世,也能从一个侧面印证此事。

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西郊睡虎地发现一座总面积近六万平方米的战国末年秦国目的,出土大量竹简和其他文物。其中第11号墓出土千余件竹简,近四万字,用墨书秦篆所书,内容涉及秦朝的法律、医学、经济、文化等。更为神奇的是,云梦睡虎秦墓第四号墓出土两封2200年前的家信,由两个身处秦楚战争前线的亲兄弟“黑夫”、“惊”,写给兄长“衷”,对后人而言其历史意义何止是几百字的家书所能言尽,他已成为我们回望和解读久远历史信息的目镜和密码。

主管: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主办: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宣传部  中共周口市淮阳区委网络中心

网址:www.huaiyang.gov.cn 新闻中心邮箱:hycfzx@126.com

地址:周口市淮阳区羲皇大道与教育路交叉口档案馆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