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22日,在郑州召开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我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周口市唯一一个"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这是我县在连续四年获得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第一名的基础上,第一次获得省级最高荣誉。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成玉等省领导出席颁奖仪式。
自2002年以来,我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从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巩固、深化、拓展、提高,把群众关注的热点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全县上下联动,狠抓队伍建设,完善长效机制,提高创建水平,取得了显著成绩。
显“陵”露“水”挥写城建文章 围绕“淮阳特色”,着力构筑着自己的个性品牌。突出“一陵一湖一古城”,紧紧抓住制约淮阳发展的主要矛盾,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本着“新旧并举抓城建,打造特色旅游城”的指导思想开展了以改造老城区、开发新城区、恢复太昊陵原貌为基本内容的城市建设十项重点工程。拆迁面积达18万平方米;修建了气势宏伟的羲皇文化广场,恢复了太昊陵原占地面积;打通了内环湖观光大道,修建了外环湖路,实现内湖相通、外湖相连,龙湖风景区整体提升了品位。
围绕做大做美城市,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加快西城区建设,高标准改造了陈州路、淮郑河,新区开发再添亮点。建了25公里的县城二环路新修村村通油路583公里,油路通车里程达到736公里,54%的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二是加快城市供给体系建设,强化基础支撑。投资1.4亿元完成了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供电紧张局面基本改变。 开通程控电话1.5万门,移动通讯用户达到10万户。新建垃圾中转站4个,新增垃圾车6辆,垃圾日产日清;新建5座水冲式公厕,建环保公厕20座,新建洗车场一个,取缔所有马路边的临时洗车场。对城区内的蔡河、淮郑河两条污水河分别实行了净化治理;三是加快房地产和服务部门建设,强化人居支撑。新建了安居苑工程、西城小区等。新建的淮阳一中分校、淮中分校等中学,引来学子如云。
在全力搞好新区开发的同时,淮阳还通过拆建改造,全力彰显老城区的新风采。对城区大同街、新华大街等15条主要街道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完善了排供水等基础设施,规范了电力、通讯、广播线路和商业门店匾额,安装了道路隔离栏,实现了人车分流;各主次干道安装路灯1600组4182盏.县城主干道全面硬化、绿化,实现了高标准改造,总长20多公里,铺设青石板16.8万平方米。
弹奏人与自然的和弦 淮阳近年狠抓绿化,先后投资1286.3万元,实施滨湖绿化、城郊绿化、拆墙透绿,整修绿化了淮周路、龙都路、南坛湖湖岸线、一环路、二环路等30条主干道,绿化湖滨、街道15万平方米,植树47053株,新增公共绿地面积318823.77米。沿湖地带新建了3个亲水湖滨游园,空白街角被改造成了7个街头游园。
全方位、高品位绿化了的龙都路、龙湖沿岸绿化风光带,借水成景、生态互动,体现出丰富的人文内涵。一环路、二环路形成了2条40公里的绿化长廊,20公里的淮周路建成了生态农业长廊。游园以绿色为主体,让市民不花钱就可以到公园休息、游玩。对龙湖的绿化、美化、亮化,高标淮栽植各种绿化树木近3万株,植被绿化近3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增至16.2平方米。
妙笔绘描美丽形象 市容市貌是一个城市的仪表和脸面,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只有管理到位,常抓不懈,才能美丽长驻。县委、政府每年都要多次召开全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动员会,每年发一个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文件,出台了《淮阳城市管理暂行办法》,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管理严格执法执罚的通告》、《关于加强城市卫生、秩序管理的通告》,县委宣传部、文明办每周组织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进行一次考核、检查、评比、总结、通报,关键时期隔一天一检查,全县形成了上下联动、创建职能部门建章立制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使参与铸造城市形象、装扮城市仪表、美化城市面貌的人民心中有目标,执法有依据,行动有举措,工作有奔头。
淮阳的城市管理有四个层次的管理体系即县创建文明城市领导组决策督查、职能部门执法监管、县直机关参与承包、城镇居民突击活动。城市管理主力军由城市交警、环卫、城管监察三支队伍组成,由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统一协调监督实行了捆绑式管理,定岗、定责、定路段。每个队的大队长是第一责任人,中队长是直接责任人,出现问题,与负责人工资挂钩。在主街道,有定岗、定位的交警队员;在繁华街区,有巡逻流动的城管队员;在小街小巷有包干负责的街道干部;在沿街门店,有“门前三包”责任人。
谱写文明与城市的交响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创建工作的主力军。近年间,全县深入开展了创建活动,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从“道德在我心中”征文演讲、“革除陋习,树立新风”千人宣誓到“清洁环境、美化家园”万人大行动;从春寒料峭,环卫工人呵护城市的辛劳,到三伏酷暑,机关干部义务劳动的身影。今天的淮阳市民,个个洋溢着建设淮阳、争创文明城的缕缕浓情,处处展示出爱护家园、加快发展的时代文明。
在精心打造城市现代形象的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十分注重丰富文明城市的创建内涵,优化服务功能,大力营造最佳的政策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有序的法治环境和亲商的生活环境。各机关、窗口行业建立了政务公开、执法公示、服务承诺、舆论监督、行风评议等制度,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三优杯”竞赛活动,连续4年在周口市创建文明城市暗访检查中,位居全市第一名。
获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殊荣,圆了我们淮阳人多年的梦想,但不是我们淮阳人的最高愿望,建设美好、和谐、富裕的家园,才是我们真正渴望的。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新淮阳将如旭日初升,以她无限的魅力迎来四海商机、八方宾朋。 (董素芝 王伟 张广起 陈国新)
网络编辑:翟冬冬 季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