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颁 奖 词
卷起铺盖,戴着口罩,他来到了四通镇孔北村,一住就是四年。一组数字渐渐在电脑屏幕上跳动:孔刘良种植中药材100多亩,当年收入40余万元,彻底脱贫,被评为致富带头人;武庄村9户蘑菇种植户发展40多亩蘑菇棚,年总收入120多万元;后场、田庄两个村发展种植药材300多亩,每亩产值超过8000元;后场、田庄两个村发展养羊户,喂养300多只山羊,每户年均增收6万元;孔集小学由仅6名学生到在校生150人。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驻村第一书记。他就是张华。
张华:真情奉献民心暖
——记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博物馆驻四通镇孔北村第一书记张华
淮阳区四通镇孔北村脱贫户刘云凯,一提起驻村第一书记张华,就竖起大拇指说:“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给我们派来了一位驻村好书记。没有张书记,就没有俺今天的幸福生活”。 刘云凯提到的驻村第一书记张华,现任淮阳区平粮台古城遗址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2018年初,他接受任务,担任驻四通镇孔北村扶贫工作队队员;2020年,他被组织推荐为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的足迹踏遍田间地头访贫问苦,真情走访每家每户,他用一颗忠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赢得镇村干群的一致好评。
夯实基层组织 美化村居环境
孔北行政村有5个自然村,800户村民,人均耕地不到1亩。长期以来,村“两委”班子成员不团结,组织涣散。第一次走进孔北村村室,看着院内杂草丛生,办公室桌椅破烂,尘土落了厚厚一层的破败景象,让张华感到一切无从做起。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张华下决心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按照“强党建、惠民生、促发展”的要求,张华从党建抓起,深入农户走访,摸清党员概况,团结受过资助的贫困户,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针对过去村班子成员不团结、到处乱告状的现象,他因人而异,逐户走访,促膝谈心,化解矛盾,打开心结。从村里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贤任能”,组建坚强的村“两委”班子。
村里的环境“脏乱差”,张华带领干部群众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除村内的保洁员长期打扫卫生外,组织护林员、低保户、脱贫户及部分党员群众,动用大型机械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他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设置党员干部示范岗,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开展卫生户评比活动,逐步提高村民爱卫意识。张华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新修5个自然村的入户道路,维修主次干道路灯,修剪绿化树木,在村室周边规划停车点、公厕等配套设施。
张华组织村干部和会美术的村民一起设计文化墙,绘制展示文明新风的墙体画,将其打造成村里一道靓丽风景。为了提升人居环境,驻村工作队为村室和幼儿园赠送150盆菊花。村民都说,张书记让村室“美颜”了,村民“开颜”了。
真情帮扶群众 产业助农富农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扶贫工作完成后,张华带领工作队把防返贫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为了做好防返贫工作,张华对脱贫户建立一户一档,实施一户一策。刘云凯60多岁了,平常靠左邻右舍帮衬过日子。后来,经乡亲撮合,他终于成家,并有一个女儿。但生计却一直是个问题,一间旧屋露着天,成了危房。得知刘云凯一家的情况后,张华帮助老刘实施危房改造,帮其建了两间住房。
刘云凯虽然脱贫了,但是还存在不稳定性。为确保其不再返贫,张华为其全家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帮助落实孩子义务教育阶段每学期补助、独生子女优抚金、60岁以上生活养老金、医疗补助等政策。此外,他联系的爱心人士刘小丽为刘云凯每月捐助300元,还为其申请临时救助3000元,实施“六改一增”,新建1间住房和40多米的院墙,还盖了一座门楼,安装院门,包括饭桌、椅子、床单被罩、洗菜盆等,都配备齐全。这样一来,刘云凯一家基本生活无忧。
为让困难村民“技能脱贫”,张华多方协调,邀请区人社局技能培训中心派人到孔北村,为60余名群众举办致富技能培训班。过去有名的困难户孔刘良参加培训后,学会了养猪,张华帮助他申请3万元贷款,建起养猪场。孔刘良还种植中药材100多亩,当年收入40余万元,彻底脱了贫,还被评为孔北村的致富带头人。
“发展特色种植养殖,让群众真正富起来,是驻村工作的重点工作”。张华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帮助武庄村9户蘑菇种植户发展40多亩蘑菇棚,一年总收入120多万元。帮助后场、田庄两个村发展种植药材300多亩,每亩产值超过8000元。帮助后场、靳庄两个村发展两户土柴鸡养殖,养鸡1.5万只,每天产鸡蛋1500多斤,日收入8000多元。帮助农户建成3个肉鸡养殖大棚,养鸡3万多只,年收入达到50多万元。他还帮助后场、田庄两个村发展4户养羊,喂养300多只山羊,每户年均增收五六万元。
改造学校设施 倾力办好教育
在驻村工作中,张华真切认识到,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张华初到孔北驻村时,孔集小学只剩下6名学生,面临整合并校的境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张华下定决心支持村里办好学校。他争取国家资助资金,改造学校硬件设施,美化校园环境,还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招生。“六一”儿童节,他动员爱心企业家开展捐助活动,为师生购买雨伞雨衣、书包、画笔、茶杯等。他还利用所在单位的有利条件,开展“博物馆进学校”活动,展览文物图片,吸引众多家长前来观看。这些活动大大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村民纷纷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在校生很快达到150人。
孔北小学校长张翠萍说:“今生幸运的是认识了张华书记,他给我们学校买草坪,带领工作队员给我们学校修剪花草树木,还给我们申报了幼儿园改扩建项目,以前荒凉的校园,如今充满了活力。”
天道酬勤。2021年,平粮台古城遗址博物馆驻村工作队被淮阳区委组织部评为“驻村帮扶先进典型”,张华被区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区纪委推荐西北农林大学师生前来调研他摸索的乡村振兴发展经济模式。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考察组还慕名深入孔北村调研综合治理工作。
近4年来,张华扎根孔北村,把村子当家乡、把村民当亲人,时刻牵挂群众冷暖,用心用情用力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树立了驻村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