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淮阳区大连乡谷庄小学 江美凤
寒来暑往,岁月如歌。转眼间,她已经任教了10个年头,10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迎来送往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同时,她自己也从一名刚刚毕业的懵懂新手,逐渐成长为学校里的业务骨干。
一、以爱熏陶,滋养生命学校的住宿生较多,很多是留守儿童,为了对孩子更好地照顾,她在班级里准备针、线、碘酒、棉签、红霉素、创可贴等物品,以备急需。冬天寒冷,她发现很多孩子的手冻裂了,就特别心疼,于是又准备了毛巾、护手霜。方便孩子们刷碗后及时把手擦干,防冻防裂。
二、立德树人,塑造心灵“成才必先成人,成人必先树德”。为了对孩子们更好地进行道德教育,针对班级实际情况,每周都围绕一个教育主题开展活动并制定方案,比如“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积懒成笨”等,通过班会讲述努力的意义、坚持的力量、如何面对挫折等等。很快整个班级就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学们之间比着学习,比着进步,既有竞争,又和谐相处。老师也会感到轻松自如。一个学期下来,她班的孩子团结互助,热情大方,还能顾及别人的感受。有同事说:“你班的孩子情商好高啊!”
三、“星光”闪耀,照亮生命良好的班级管理,一定要有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以及奖惩措施。江老师实行的是“加星制度”。她专门刻了一个小红星的印章,班级里的所有奖惩制度,都与“加星”结合起来。班内加星项目有很多,比如:生字词过关、知识点默写、课文背诵,以及每次测试的前5名,都会得到相应的加星奖励。除此之外,还有“劳动之星”、“写字之星”、“家务劳动星”、“自律之星”、“乐于助人星”、“读书之星”、“进步之星”等等。及时统计星数,每周一次小总结,发小奖品;期末进行一次大总结,发大奖品。每到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就是她班同学最激动的时刻,大家纷纷数一数自己在本周的得星个数,兑换相应的奖品。她把孩子们领奖时的照片和视频发送到班级群里,和家长共同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感受孩子们的成长历程。“星光”闪耀,激发潜能。苑佳航同学,是全校有名的“潜能生”,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在“加星”制度下,他从“乐于助人星”到“进步之星”、又到“写字之星”、最后拿到“自律之星”,成绩也有了稳步提升,期末还被评选为全校“优秀生”;连瑜涵同学,有一次缺了一上午课,错过了3颗星,懊悔极了,表示再也不缺课了。一个学期结束了,她在班里举行了隆重的“期末总结暨表彰大会”,邀请全班同学家长参加。同学们喜气洋洋,信心满满,根据得星个数依次上台领奖,大家抱着奖品合影留念,感受着收获的喜悦。
四、因材施教,成就生命留守儿童缺乏了父母的陪伴和引领,就不容易沟通,淘气、任性,自暴自弃,这就需要乡村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她任四年级班主任那年,班里有个叫小旭的男孩,父母长期不在家,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娇生惯养、蛮横无理。刚开学时,他自己一个人蹲在校园里玩,就是不进班。找他谈话时,小旭瞪着眼睛说:“我进班,你不能让我写作业。”经过耐心说教,他终于答应了只抄写词语。一个星期后,他抄写的词语正确率高,被评为“进步之星”,并当选为“卫生监督员”。于是,他的“蛮横无理”变成了“铁面无私”,她班连续几周都获得了“卫生班级”的称号。当他作为代表上台领奖时,同学们掌声雷动,他的爷爷在台下激动地掉下了眼泪。春风化雨,玉汝于成。从四年级到五年级,她教了小旭两年,也与他“斗智斗勇”了两年,小旭有了极大的转变,在2020年高考中,小旭以548分的成绩被河南理工大学录取,接到报喜的电话,她顿时感到幸福满满!她就是一位可爱可亲、可敬可信、有情有趣的班主任,用爱心、柔情和智慧,成就孩子,成就教育,成就未来。她享受着教育的幸福,品味着平凡中的伟大,平淡中的成就。扎根乡村教育,江美凤老师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教育方针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