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中国·淮阳 >> 景区景点 >> 淮阳龙湖 >> 龙湖管理 >> 浏览文章

第十五节管理措施

2010年09月19日 作者:李乃庆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1996年以来,先后对湖区内水污染企业实行了搬迁、取缔、关闭和治理,污染负荷明显下降,龙湖水体水质急剧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水质有所改善,除生活污水排入口处水质为“劣五类”标准外,其余大部分水域基本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一般景观水质要求,是全市保护最好的地表水。
为进一步改善龙湖水质,1998年搬迁了位于东城区的城关回族镇荷花卫生纸厂。该厂是淮阳唯一小麦秸秆制浆高级餐巾纸生产线,其生产工艺曾获国家专利。
  2007年7月11日,全县环保联合执法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暨龙湖水质保护工作会议召开,深刻分析了龙湖水质保护的严峻形势,强调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项目,一律不批不建。采取措施取缔排污大户、五小企业;控制城区居民生活污染源;完善城区生活污水管网;严禁外来污染水体进入;治理湖区内外污染企业。经过一个多月的整治,共查出和治理排污企业53家,其中造纸、皮革、印染企业7家,“五小”企业9家,其它企业16家,养殖场4家,浴池10家,餐馆7家。
  2007年9月,县政府投资1350万元,建设了内环湖段65公里生活污水排水管网和两个排污泵站。并成立龙湖专业保洁队伍,全天候对湖坡、湖面垃圾及时清理。同时,拆除养鱼隔离网近6000米,增强了水体的流动性,也净化和美化了湖面。
按照东景西城的城市总体规划,严格控制湖区内常住人口密度,减轻老城区生活污水污染负荷;清查并封堵向龙湖排污的所有排污口566处,年减少向龙湖排放生活污水237万吨。减少COD排放量3555吨;集中整治沿湖所有餐馆。制定一套综合整治方案,建沉淀池,购生态型环保厕所、吸粪车,所产废水、废渣做到日产日清,运出湖外,每年减少向龙湖排放废水10万吨;净化湖区空气质量,城区内30多家浴池锅炉全部改用清洁低硫燃料,年减少SO2排放39吨。
实施龙湖绿化、美化工程。为扮靓湖区环境,县委、县政府不惜重资建成了各具特色的万柳园、千竹园和独秀园;同时建设部门拆除了湖区内违章建筑,及时清理湖面漂浮物和湖坡杂草,对破坏龙湖环境的行为及时予以处理。
实施龙湖生态保护工程。一是严禁乱捕滥猎、毒鱼电鱼现象,禁止向湖体排入油类、化工类、农药及各种固体废物;二是拆除了湖区隔离网,疏通各湖区航道,促进水体流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三是扩大水生植物种植面积,至2007年总面积达2000多亩,新增蒲苇、荷、水草等植物种植面积,有效维护了龙湖生态平衡。
2009年,进一步加大了对龙湖资源的保护力度。一是搞好规划。编制《龙湖风景区总体规划》。规划编制过程中,淮阳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收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数次召集环保、建设、交通、文化、旅游、太昊陵管理等部门座谈研讨,聘请南京师范大学规划设计专家编制龙湖风景区总体规划。该规划是龙湖开发与建设的决策依据,使龙湖的保护有章可循,可有效避免盲目建设。杜绝各种商业性侵占,破坏原生态的低水平建设,利于龙湖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二是加强执法。县人大法工委、环保局、公安局联合下发了2009年1号文件,转发全国人大法工委《对违法排污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处罚问题的意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惩处向龙湖水体恶意排污行为,有效地制约了排污单位向龙湖排放倾倒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源体等危害物质的随意性,保护龙湖水质。三是恢复生态。改变长期以来分隔湖面分散养鱼的做法,采取财政补贴、业主自愿、政府组织的办法,一举拆除了48家养殖户的隔离堤(网)。由县政府下属的龙湖公司统一管理,禁止渔民向龙湖撒饲料、化肥等破坏水质的物质,形成大湖面自然水产养殖,增强龙湖水体流动性,提高湖水自净能力,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拉长生态链条,保持龙湖生态平衡。为严控新污染。县环保部门按照《环评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把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凡是在湖区内拟上有污染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治理老污染,加强对沿湖餐馆的管理,所产废水、废渣做到日产日清,运出湖外。完善、维护环湖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监督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四是美化水面环境。在东湖区建水上观光航道,尽可能减少旅游给龙湖带来的人为环境破坏。湖内增加蒲、苇、莲等水生植物种植面积500多亩。(李乃庆)

主管: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主办: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宣传部  中共周口市淮阳区委网络中心

网址:www.huaiyang.gov.cn 新闻中心邮箱:hycfzx@126.com

地址:周口市淮阳区羲皇大道与教育路交叉口档案馆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