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0日 作者:李乃庆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一、九龙戏水
位于大同路北、西护城堤(龙都大道)东的西柳湖区,1996年柳湖清淤后由新站、鲁台、大连、白楼四乡镇出资30多万元兴建,用水泥、钢筋塑成。一龙昂首腾飞,高居空中(高168米,初建,龙首朝西北,2007年出资9万元改朝东南,子午线向东偏3度),二龙戏珠,两龙咬尾,三龙戏水。九龙身为白色,龙口皆有喷水装置,其周围配有射灯,夜晚景色更为壮观。这真是:龙祖创业都宛丘,龙湖胜景代代吟;又引九龙长戏水,龙根一脉有传人。
二、西铭山
位于县城西侧柳湖区,1996年柳湖清淤的同时,由搬口乡党委书记张万功、白楼乡党委书记焦德福、曹河乡党委书记张好荣率三乡民工抬土恢复,按每乡人口分土方量,每人20立方。三个乡共从湖底运送约300万立方米泥土。底面面积30亩,山高约20米,北高南低。以工商局局长吴军军为首的县工商局党组发动个体工商户、私人企业,贡献48万元,在山下西侧建水上游览桥及观湖亭等,山上建景观亭两个,并植花草、树木。其山屹立于湖中,北瞻太昊陵,西观九龙戏水,南望弦歌台,很为壮观。白日,山影倒立碧水间,雨天,又见“满川烟树雨濛濛”。
三、苏亭莲舫
位于苏花园村东柳湖中,距堤岸50米左右,高出水面13米,面积1500平方米。根据志书记载1996年用清淤泥土在原址恢复其台。1997年由毕业于淮阳中学的张万功、刘从修、任哲、方万正、叶昌州、殷晓春、梁新生、黄其杰、高杨、单庆东、陈善强、郑维龙、杨红志、徐公印、曹红、闫鹏宇、郑现友、张成礼、许述敏、王少青、王辉、彭华、彭洪涛、叶伟、李新淮、侯建淮、梁修群、张爱英、王立海、阮传森捐资10多万元,龙湖公司实施兴建,恢复读书亭。该亭为水泥结构,两亭相连,黄瓦覆顶,周围植以树。白莲满湖虽已去,小舟往来更思苏。
四、宋井纪念亭
柳湖清淤时,在此发现一宋井。为告诉后人这里曾经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在此筑一高台,台上建一青石亭,亭周围植以树,以作纪念。
五、渡贤桥
俗称九曲桥,位于弦歌台西南。九曲桥,顾名思义,是指桥共分成九曲,曲折迂回。因此,所谓九曲桥,也就是蕴涵着弯曲最多、最富吉祥的意思。“九”是数字中最大的单数,古有“九九归一”和“九五之尊”之说,均是对“九”这个充满吉祥、尊贵的吉数集中的概括。全桥弯曲长249米,中间三孔拱桥长40米,桥东长115米,桥西长94米,桥上建有两座六角亭、两座两个八角连体亭、两座两个连体方形亭。建筑材料为水泥钢筋。桥倚碧水,曲桥如玉带浮水、波光潋滟。弦歌夜读明月夜,九曲桥孔照影来。
六、湖滨公园
位于县城通往北大关的大道两侧,一座在县城北小关路东,另两座在靠近蔡河的路东和路西。这条路是县城通向太昊陵的重要路线,两侧有大小、形状不一的陆地,属于建筑控制地带。但是,很多年来,居民乱搭乱建,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龙湖景观。2004年5月拆迁民居,分别建三座湖滨公园。除广植花草树木外,又配以凉亭、石凳、体育器材等,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游客观光、赏荷的理想之地。徜徉其间,只见:千草万花映碧水,鸟鸣渔唱扑面来。月光满湖摇倩影,无尽情思写入怀。
七、水上栈道
2007年,在东湖北岸水上投资近千万元建水上栈道,下为水泥柱,上为木质栏杆。(李乃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