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中国·淮阳 >> 景区景点 >> 太昊伏羲陵 >> 陵区景点 >> 浏览文章

伏羲圣迹图

2010年09月20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伏羲圣迹图

【履巨人迹】华胥之女,雷泽履迹。虹且绕之,娠因有之。远古时期,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华胥氏,在雷泽湖边踏上巨大脚印怀孕,因为怀上伏羲是惊动天地的事情,华胥氏头上出现一道彩虹。说明当时的人们还处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对生育常识一无所知。

伏羲圣迹图

【伏羲出世】日精月华,十六有奇。帝生成纪,终代母司。伏羲在母体内孕育十六个月,吸纳日月之精华,最终在成纪诞生,成纪在今天的甘肃天水市。伏羲出世后,相貌奇特,神奇异常,长大后聪慧,英武,才智超群,享有极高的威望,被推举为首领,在他的带领下,男性成为氏族的主导力量。

伏羲圣迹图

【都于宛丘】率尔东徙,宛丘之虚。水草丰茂,乐而聚居。为了寻找生活的乐土,伏羲带领部落,沿黄河东下,从成纪来到淮阳,见这里有高丘可居,水草丰茂,便定居下来,建都宛丘(因那时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并且有水环绕,形似一个倒扣的碗,故称宛丘)宛丘古城遗址平粮台现在淮阳县城东南四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羲圣迹图

【结网罟】飞走游蠕,常使我饥。观蛛结网,衣食可余。伏羲部落在淮阳定居以后,人口越来越多,天然猎食已经满足不了生活需要,常常处于饥饿状态。一天,他观察到蜘蛛结网可以捕食飞虫,从中受到启发,于是教大家用植物的纤维编成网用来捕鱼打猎,由此开创了渔猎文明,人们的生活开始有了可靠保障。

伏羲圣迹图

【养牺牲】鸟兽鱼兮,入我囿兮。星河东兮,衣食足兮。网罟发明以后,捕获的动物出现了剩余,于是伏羲就教大家把吃不完的动物饲养起来,这是我国畜牧业的发端,伏羲是畜牧业的鼻祖。这样,无论春夏秋冬,伏羲部族都可以丰衣足食。

伏羲圣迹图

【兴庖厨】天赐我火,去腥臊兮。疗我疾兮,壮我身兮。一次偶然的机会,伏羲发现天然起火烧死的动物比生食好吃,就教先民保留火种,把动物烧烤后食用,结束了茹毛饮血的蒙昧状态,先民疾病少了,身体也强壮了。伏羲称得上第一位美食家。

伏羲圣迹图

【定姓氏】交无序兮,弱我子女。方定姓氏,伦理始矣。伏羲之前,人们无名无姓,过着群居杂居的生活,人伦不分,交配无序,后代成活率很低。伏羲经过长期思考,开始定姓氏,明伦理。他认为风的威力最大,自姓为风,其他或以动物、植物为姓,或以居所、官职为姓,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现在中华姓氏3000多个,直接起源于淮阳的大姓李、陈、王、孙、胡就有100多个。所以说,万姓同根,源于伏羲,根在淮阳。2004年、2006年两届中华姓氏文化节,2009年“世界客家播迁路”启动暨太昊陵圣土采集仪式均在淮阳举行,淮阳是姓氏文化的发源地

伏羲圣迹图

【制嫁娶】同姓毋婚,俪皮聘之,女有家兮,男亦有室。有了姓氏之后,伏羲规定同姓不能相婚,同部落不能相婚,男女双方如果结婚,男方要拿两张兽皮作为聘礼给女方。人们开始从群婚走向对偶婚,从族内婚走向族外婚,改变了过去那种群婚乱配的局面,慢慢步入了文明社会。

伏羲圣迹图

【始画八卦】仰观俯察,象天法地。阴阳既判,蓍龟助之。蓍即蓍草,龟即白龟。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根据在蔡水——也就是午门前的蔡河——所得白龟龟背纹理和蓍草草茎启示,创立先天八卦。1984年,淮阳东关一位名叫王大娃的少年从白龟池附近钓出一只白龟,经专家鉴定,这个白龟的龟背纹络与伏羲所创的八卦非常吻合,中间五块龟甲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两侧各四块代表八卦的八个卦号:乾、坤、坎、离、艮、震、巽、兑,上下十小块龟甲代表十天干,周围二十四块龟甲代表二十四节气。最神奇的是它的腹面上还有十二块,代表十二地支,伏羲得白龟画八卦的传说得到了验证。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白龟被王大娃亲手放归龙湖。“回龟”取其谐音,也就是说回归故里的意思。八卦是伏羲文化的精髓,是从蒙昧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伏羲是中华文明的肇始者。

伏羲圣迹图  

【刻书契】结绳记事,我心乱兮。二爻象之,书画代之。伏羲氏之前,人们遇到什么事,都靠绳子打结记载,大事结个大结,小事结个小结,时间一长,再也分不清哪个结记载了什么事。于是伏羲根据自然现象画出简单的图案来代替结绳记事,在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图案,日、月、山、水、云、火等图案,这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伏羲是中华文字始祖。

伏羲圣迹图

【作甲历】甲子乙丑,日月驰之。寒暖有序,渔之牧之。伏羲氏之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一片空白,没有天地四时的概念。伏羲一画开天,指出了什么是天,什么是地,什么是白天,什么是黑夜,白天为阳,黑夜为阴,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根据日月的变化,创制了甲历,用以指导农业生产。这是中国历法的肇始。

伏羲圣迹图

【兴礼乐】衣食足之,我心忧之。埙瑟成之,歌且舞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渐渐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生活。经过长期对自然界声响的观察,伏羲氏用黄土抟成梨那样大的混团,用木棍扎上孔,吹出呜呜的响声,大家在他身边跳舞,这个泥团就是埙。埙是中国最原始的乐器,淮阳自然而然成了中国第一个乐器的发源地。

伏羲圣迹图

【造干戈】干戈饰武,攻之伐之。天空地旷,任我骋之为了防止外来的侵略、野兽的袭击,提高生产力,保护部落的生命安全和共同利益,伏羲制作了干戈等武器。干用来防守,戈用来进攻。我们常说化干戈为玉帛、大动干戈,就是来源于此。伏羲发明干戈以后,危急时拿出来抵御外侵,平时用以打猎和生产,生存能力大大提高,活动范围开始扩大。

伏羲圣迹图

【诸夷归服】率土之内,广服诸夷。王业初造,苍天佑余。结网罟、养牺牲、造干戈,使伏羲部落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画八卦、刻书契,兴礼乐,拥有了当时最先进的文化;定姓氏、制嫁娶、作甲历,拥有了当时最先进的制度;兴庖厨,切实维护了族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伏羲部落的威望和影响力空前扩大,其他部落纷纷归服,伏羲一统天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首次大融合。

伏羲圣迹图

【以龙纪官】龙官八方,羲皇驭之。幸甚至哉,永垂万世。伏羲氏实现民族大融合后,为了加强团结,增进合力,他综合各部落图腾的特点,如马的头、鹿的角、蛇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等,创造了一个新的图腾——龙,这就是龙的来历。伏羲以龙纪官,乃为龙师,淮阳称为龙都。龙成了中华民族的族徽和象征。普天下的中国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共同尊奉同一个祖先——伏羲。从此,龙的精神一直是鼓舞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成为增强民族团结的灵魂!

伏羲圣迹图

【崩葬于陈】日悬苍天,百九六岁。炎黄膜拜,默佑无时。伏羲一生殚精竭虑,励精图治,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据传,伏羲活了196岁,在位115年,最后倒在陈地长眠不醒。陈是淮阳的古称。后世为了纪念他,在这里修陵建庙,千百年来修葺不断,香火绵延不绝,就是今天的太昊陵庙。太是极大的意思,昊是指明亮广大无边,歌颂伏羲创造的中华远古文明如日在天,光辉灿烂,恩泽惠及宇宙苍生,以至后来的炎黄二帝也要顶礼膜拜,经常祈祷伏羲保佑。所以尊称他为太昊伏羲氏。

主管: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主办: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宣传部  中共周口市淮阳区委网络中心

网址:www.huaiyang.gov.cn 新闻中心邮箱:hycfzx@126.com

地址:周口市淮阳区羲皇大道与教育路交叉口档案馆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