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0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淮阳区2008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 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87.1亿元,较上年增长12.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亿元,增长29%,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亿元,增长60.8%,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农民人均纯收入3583元,增长26%,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1元,增长22%,增幅居全市第一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969万元,增长21%。工业能耗下降12.7%,降低率居全市第一位。 一年来,我们突出抓了以下重点工作: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围绕 “中国旅游强县” 创建,加大景区、景点建设力度,强力宣传推介,顺利通过了“中国旅游强县”验收,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作经验被省委书记徐光春亲自批示,淮阳被定为全省8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全年文化旅游业综合收入15.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2%以上,成为全区新的支柱产业。淮阳的知名度、美誉度明显提升。 ——全力发展工业经济。工业园区入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中小企业创业园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18套标准化厂房全部入驻企业并投产;十项重点工业项目较好完成投资计划,尤其是河南联塑盘活华林、陈州华英投资2.6亿元的年屠宰4000万只肉鸡系列加工项目顺利投产、德盛化工成功盘活县化肥厂并新上年产10万吨氨醇项目投产达效,为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亿元,增长2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8.5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一。 ——合力建设新农村。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完成“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19个,综合整治重点村174个;新建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6个、高标准村级人口文化大院11个,初步建成了白楼乡庞庄、郑集乡徐庄、葛店乡朱庄、鲁台镇葛营等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全县小麦平均单产首次突破千斤,粮食总产达15.9亿斤,被确定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新建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50个,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升,被确定为全国生猪养殖调出大县。进一步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在曹河建设了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改造中低产田4万亩,新增机井690眼,新建桥涵190座,新增沼气池1.2万口,加固河道堤防39.68公里,新增县乡道路256公里,解决了4.3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加强林业生态县建设,在“四线、三区、两环、一网络”新植树木451.8万株。同时,积极推进了农业产业化。 ——强力推进城镇化。围绕 “省级园林城” 创建和省级文明城、卫生城成果巩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1.6亿元,实施了一批重点城建工程,完成了县垃圾处理厂建设和污水处理厂(二期)主体工程,拆迁了东关于桥路口和李堂高速出口,新建公(游)园22个,绿化道路29条,人均公共绿地达9.75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36.8%,城镇功能日益完善,顺利通过了“省级园林城”验收。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县落地投资300万元以上项目55个,协议资金37.5亿元,实际到位18.6亿元。沉着应对经济危机,强化项目库建设,编制储备各类项目334个;同时,积极申报项目,累计争取上级无偿资金1.5亿元,为2009年实现经济保增长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向全县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强化税收征管,科学合理支出,保证了事关民生实事和全县重点项目的按时支出,保证了公务员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加大了社会保障力度,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56058人,新增就业5826人。改造农村中小学47所、3.6万平方米;落实 “两免一补”资金1.19亿元,普惠学生24.1万名。广泛开展了“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被定为“全国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专项试点县”;全县巡回放映公益电影5988场,新增文化产业示范村4个,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适时启动了职工生育、农民工工伤、城镇职工干部大额医疗等保险,全县农民和城镇居民参保率分别为84.7%、52%。积极开展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创省优、争国优”活动,计生工作跨入全省先进县行列。荣获“全国粘土砖瓦窑厂治理先进县”称号,有效保护了耕地;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年度环境保护工作居全市第一位,促进了人口、环境、资源友好型社会建设。狠抓食品药品专项治理工作,全面开展“诚信药店”创建活动,确保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建成达标“农村超市”163个,被评为全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先进县”、“外派劳务输出基地县”、“家电下乡先进县”。狠抓安全生产,全年没有发生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信访稳定工作,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严打”整治活动,构建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治安防范体系,化解各类社会矛盾2510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及嫌疑人1969人,社会大局比较稳定。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认真开展农业普查,被评为“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先进县”。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深入开展了医疗卫生、行政审批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殡葬制度等项改革。加大企业改制力度,成功盘活了一批国企资产。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经贸洽谈活动,全年劳务输出32万人次,被确定为“全省外派劳务输出基地县”。 ——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强力推进依法行政,清理作废不规范性文件136个,查处违纪案件106起、政纪处分85人。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3件、政协委员提案214件。基本完成了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县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潮,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放开明”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严、深、细、实、正”的工作作风,有效促进了政府建设“两转两提”。加强廉政建设,财政审计监督、政风行风转变、“一岗双责”履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 此外,邮政、通讯、审计、物价、国防、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同时,确保了奥运期间社会大局稳定,积极开展了支援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