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中国·淮阳 >> 淮阳概况 >> 走进淮阳 >> 浏览文章

自然地理

2010年09月20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淮阳区地处黄河冲积扇南缘,属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是黄淮海平原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海拔高度50米,东南海拔高度40米,地面自然坡降1/5000至1/6000,全县总土地面积220.1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7.3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0.53%,土壤主要有两合土、砂土、淤土三大类。土质大都养分丰富,肥力较高,疏松易耕,适于多种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县境内地势基本平坦,但由于受黄河南泛多次沉积的影响,地面呈"大平小不平"状态,造成了许多面积大小不等深度不一的洼坡地,其面积约4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7%。这些洼坡地昔日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雨后一片明,到处是蛙声",十年九不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对洼坡地连年进行治理,现已是沟渠纵横交错,排水系统健全,历史上的涝灾得到了根治,昔日"十年九不收"的注坡地已变成"粮山"、"棉海"。    淮阳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3°20'至34°00,东径114°38'至115°04',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时数较多。气温、降水、风向随季节变化显著,兼有南北之长:春季回暖早解冻快;夏季无酷暑,降水集中;秋季降温慢;冬季无严寒,少雨雪。具有冬长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春秋温暖季节短,春夏之交多干风的特点。常年降水量平均在740毫米上下,气温平均在14℃左右。县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均较丰富,地表水主要赖于自然降雨,由于降雨多集中在汛期,为减少洪涝灾害,对地表水多以排为主,利用较少。地下水一般埋深3米左右,总贮量约2.8亿立方米,可供开采利用的约2.2亿立方米,富水区和中等富水区占总面积的84.5%,且水质好,矿化度小,开发利用对工农业生产均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河流均属淮河水系。    西部有新运河流域,北部与东北部有黑河流域,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道14条;30至100平方公里的干沟13条,10至30平方公里的支沟25条。全县大小河道纵横交织,布局合理,主要作用是渲泄上游客水和境内涝水,部分河道还可用于灌溉与养殖。上述这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淮阳人民发展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主管: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主办: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宣传部  中共周口市淮阳区委网络中心

网址:www.huaiyang.gov.cn 新闻中心邮箱:hycfzx@126.com

地址:周口市淮阳区羲皇大道与教育路交叉口档案馆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