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中国·淮阳 >> 景区景点 >> 淮阳龙湖 >> 龙湖的形成 >> 浏览文章

龙湖的形成

2010年09月21日 作者:李乃庆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龙湖,即环城湖,俗称城湖,1996年柳湖清淤后,因淮阳被称为龙都而定名。2009年12月23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
      1981年测量,龙湖围堤长14公里,东西阔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分为柳湖、弦歌湖、南坛湖、东湖及内湖。湖区总面积11平方公里,计16483亩。除县城、名胜古迹和部分村庄占地,水域面积为53平方公里,计10840亩。2008年底GPS卫星定位测量,除去浅滩,水域面积:柳湖1877亩、弦歌湖1574亩、南坛湖2817亩、东湖4582亩,四湖计10850亩。城区内湖实际丈量:东南隅866亩、东北隅548亩、西北隅895亩、西南隅192亩,计250.1亩。龙湖水域总面积11100亩。
      淮阳县城位于湖中,仅四关四条路与外相通。被誉为“水城淮阳”。湖区及湖外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随着龙湖的开发,新景观不断涌现。湖区古迹有陈胡公墓、司城贞子阁、弦歌台、画卦台。1996年在柳湖恢复了西铭山、苏亭莲舫,新建了九龙戏水、宋井纪念亭。1999年在弦歌湖新建了九曲桥。2004年,在城北关至蔡河的路两侧拆迁民居建现代化湖滨公园三座,在湖北岸即太昊陵前建面积约70000平方米伏羲文化广场。修建贯通整个湖区的神龙桥、东关桥、南关桥。环湖种植绿化树木3万余株。植被绿化3万平方米,修通了北环湖路,使全长14公里的外环湖路全部贯通。又沿古城墙用石板硬化内环湖路45公里,绿化湖滨及城区街道158万平方米,铺设青石板15万平方米,内外环湖路安装路灯1650盏,亮化美化了龙湖,成了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湖周围,北岸有太昊陵庙,汉代淮阳王刘崇墓;南岸相距一公里有曹植墓、东南二公里有平粮台;城内现存古迹有包公祠遗址、城隍庙遗址、袁端敏公祠大殿等。整个龙湖风景区,城在湖中,湖在景中,景在城中,人在画中。
      龙湖形成于何时,怎么形成的,曾说法不一。今据考古发掘和新发现的旧志记载证实,其成因一是筑堤防洪护城,堤内取土,堤外泥沙沉积;二是取土筑城,城区地面抬高,城外地面降低。经考证,最早有“护城堤”的文字记载是唐僖宗广明二年(881)“唐故忠武军节度正十将”李堪的墓志铭:“其莹前望长堤,后窥庙宇,西连大道”。最早形成环城湖的时间是宋朝大中祥符二年(1009),最早出现“湖”的文字记载是宋代陈州知州张咏1015年前所筑“望湖台”,最早咏柳湖的诗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辙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初到陈州任教谕后的《柳湖久无水怅然成咏》。按区域划分定名最早文字记载是清顺治《陈州志》:“柳湖,在郡城西北隅。北关湖,在郡城柳湖东。南坛湖,在郡城东南隅,南坛傍,因名。”最早用图完整表现环城湖及环湖大堤的是清乾隆十九年《淮宁县志》。(李乃庆)

主管: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主办: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宣传部  中共周口市淮阳区委网络中心

网址:www.huaiyang.gov.cn 新闻中心邮箱:hycfzx@126.com

地址:周口市淮阳区羲皇大道与教育路交叉口档案馆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