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04日 作者:李乃庆 信息来源:李乃庆的博客 点击:次
1997年11月,我从县委宣传部被组织上派到县博物馆任书记。博物馆馆址在太昊陵庙,属馆庙合一,既要开展本身业务,又要管理好太昊陵庙。到了这里,工作之余免不了要谈论起朱镕基副总理视察太昊陵庙的事,一是因为朱镕基副总理来这里视察才过去几个月时间,全县上下还在热议着,二是朱副总理来这里视察时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为了能把朱镕基副总理来太昊陵的情况记载下来,我就不得不盯住给朱镕基副总理当讲解员的、我们的副馆长霍进善,一有空闲就和他一起聊。
1997年的太昊陵还是在太极门售票,太极门至午朝门的几百米远尽管是陵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还是开放式的,游人和闲杂人员都可以自由出入。太极门两侧偏东南和西南的三才门、五行门也都是通道,行人和车辆自由通行。
199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深入到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农村,调研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问题。26日,接到上级关于朱副总理下午从商丘市出发到搬口乡粮管所调研、途径太昊陵要进行视察的通知后,陵区很快打扫得干干净净,太极门以南的开放区都实行了管制,三才门、五行门也限制通行,闲杂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周围都有便衣警察值勤。
按规矩,到太昊陵朝拜人祖都必须从午朝门进入陵区,历代帝王及钦差大臣来祭祀伏羲,都必须从午朝门进入。这时期尽管太极门至午朝门一段是开放式的,大多数来祭祀的都是从午朝门进。所以午饭后县委、政府的领导及霍进善都在午朝门等候。
太极门西南侧的五行门直通陵区西侧陵区保护范围内的县人民医院。医院西侧既是106国道。朱镕基副总理的车队是从北部开过来的。由于五行门平时是自由通行的通道,交警不懂规矩,指挥车队从五行门进入了陵区,时间是下午3点40分。县委、政府领导和霍进善听说朱镕基副总理从五行门进了太昊陵,急忙跑步从午朝门往回赶,县委书记翟新亮险些摔倒。
朱镕基副总理在中央有关部委领导人、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省长马忠臣、周口地委书记王延明、行署专员宋洪武、常务副专员朱岫峰等陪同下走到太极门时,淮阳县委书记翟新亮、县长李运明和霍进善也接着赶到。当朱镕基副总理健步走到太极门前时,霍进善无法从午朝门讲解,只得先从太极门介绍,说:“这是天下第一陵太昊陵。这是中轴线上的第四道门,叫太极门。前面自万亩龙湖起,有渡善桥、午朝门、道仪门、先天门。”
朱副总理回首放眼望去说:“规模好大哟!”
过了太极门,朱副总理在钟、鼓楼之间停下来,环顾这个庄严肃穆,错落有致的中心大院,问:“这是什么时代的建筑?”
霍进善忙答:“现有建筑始建于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年间,原占地875亩,分内城、外城、紫禁城、九进院落、十门相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历代皇帝或钦差大臣举行祭祖大典的中心大院。”
朱副总理问:“这里为什么列为帝王陵初始之首”?
霍进善答:“我们中国人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所谓‘三皇’,一般是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所以,朱元璋把这里列为第一了。”
霍进善之所以强调是“朱元璋把这里列为第一”,不是很准确,主要一是突出朱元璋颁诏修建太昊陵,二是因为朱副总理是朱元璋的后裔。
“三皇之首在这里,我们民族的根在这里!”朱副总理深情地说。
登上统天殿月台,朱副总理首先被琳琅满目的楹联、匾额吸引住了。他看到国家文物局高级工程师、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手书“华夏文明三始祖、淮阳伏羲第一人”的抱柱联后,霍进善说:华夏文明三始祖是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早在东汉山东武梁祠就有“伏羲仓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的赞词,说明伏羲对华夏文明贡献最大。朱副总理问:“为什么叫统天殿?”回答说:“这个名称来源于《易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意思是说:盛大无比的乾阳元始之气啊,万物都依此为发端。在古代的哲理思维中,阳刚之气是人和万事万物的功能性,是活力,否则,就死气沉沉,就不能生发与运转。这个名称也是对伏羲精神的高度概括。”
进入统天殿,朱副总理一行在伏羲巨型塑像前肃然止步。当听了有关伏羲先天八卦所蕴含的朴素辨证法、二进制数理等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以及对电脑等高科技的启迪到世界性“八卦热”的介绍后,无不为先民伟大的创造精神所感佩。
在观看根据历史传说所绘制的长卷式《伏羲圣迹》图时,朱副总理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当讲到伏羲都宛丘(今淮阳)结网罟,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将吃不完的鸟兽豢养起来,开创了原始畜牧业的新时代,成为黄淮开发第一人时,朱副总理说:“这是那时生产力的重大突破。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往往改变一个时代。”当画面上出现伏羲定姓氏,制嫁娶之礼以改变群婚之制时,朱副总理问:“姓与氏有什么不同?”
霍进善回答说:“从古人造字上看,姓者,女生也。母系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凡是一个女人传下来的一族人都是一个姓,是用于别血缘的,而氏是人类进入父系时代用以区分社会地位的符号。”
“这么说,朱也是氏了?”朱副总理说。
“朱氏,本源于西周初的小封国——邾,位于山东省滕州市一带,是少昊的后裔;而少昊又是太昊的后裔。其后世以国为氏。”
“有根据吗?”
“先秦典籍如《左传》等有记载;中国姓氏大全也有源流考证。”
“那么,伏羲怎么给自己定的?”
“伏羲自姓为风,刮风的风。繁体风字里头是个虫字。虫,就是蛇一类的动物。现在人们还把蛇叫做长虫,说明伏羲部族是以蛇为图腾的。相传伏羲与女娲兄妹相婚,传土造人。由于出现了死亡的,才禁止同姓相婚。所以女娲也是风氏。由于伏羲部族结网罟,生产先进,文化发展快,当时黄淮平原许多夷族都来归顺。于是,伏羲就以蛇为基础,综合各部族图腾的特点——例如鹿的角、马的脸、鱼的鳞、蛇的身等组成了共同图腾——龙。龙,作为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象征就在淮阳诞生了。从伏羲龙师而龙名,以龙纪官分理海内开始,直至今天,龙还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淮阳也就是当然的龙都了。
讲到这里,朱副总理说:“以龙纪官也是伏羲的一大功绩。”然后指着大殿西南角临时放置的三通碑问:“这三通碑是怎么回事?”
霍进善回答说:“台湾同胞都公认伏羲为民族始祖,因海峡阻隔了祭祖的路。不管怎么说也得祭祖呀!所以他们便在台北市兴建了始祖伏羲纪念庙。这个庙的主持薛清泉先生由于健康原因,一直未能到大陆谒陵朝祖,便在两岸关系缓解后,先后派儿子薛炎助连续三年前来举行大祭,并将薛清泉先生对易经的研究成果刻成石碑陈放在这里,以表达他们尊祖爱国的赤诚之心。台湾省著名教授李畊多次著文论证伏羲的始祖地位无可替代,并建议将我们民族的‘炎黄子孙’的称谓改为‘羲皇子孙’。今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淮阳伏羲八卦会台湾分会顾问林金龙、会长谢忠诚、秘书长张秀梅以及林武津、钟荣财等在这里进行了全天候的祭祀活动,充分表达了海峡两岸同根共祖、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从历史上看,中国虽有暂时的割据,但最终都在龙的旗帜下走向统一,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任何人为的因素都是阻挡不了的。”
朱副总理笑着,点头称是。
朱副总理又在显仁殿前赏析了历代名字题咏后拾级而上。
当谈到女娲是传说中一位伟大的始祖母,共工因与颛顼争为帝而失败,一怒之下撞断了不周山,使得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五色彩石以补苍天时,朱副总理幽默地问:“那得多少块石头?”
霍进善笑道:“按天数一年365又1/4,她了36500零一块,还有一块没有用,抛弃到大荒山无稽岸青埂峰下,幻化成贾宝玉脖子上那块通灵宝玉。”
朱副总理笑了,说:“这是小说吧?”
霍进善也笑,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帝见于《淮南子》,后边的说法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杜撰的。”
走出显仁殿,越过太始门,朱副总理驻足于崇高的太昊伏羲氏陵墓之前,听了霍进善关于这座陵墓上呈圆形、下有方座,寓意为天圆地方的介绍后问:“为什么?”
回答说:“一般帝王陵初始都是覆斗形,唯有这里如此。它的来源,除了古代地心说以外,还有深层次的哲学含义。从考古发掘中的伏羲、女娲交尾像中可以看出,女娲拿规,伏羲拿矩。规和矩对认识世界来说既是工具又是方法,客观世界本身没有具体的、不变的规定性,人们为了认识事物,必须从有限认识无限,从局部推知整体,所以没有规来画圆、没有矩来画方是不行的。秦汉以后的古币都是内方外圆,所以人们戏称为孔方兄。圆是灵活性,方是原则性。钱是个好东西,但没有规矩也是要出问题。中国经济发展中软着陆奇迹的出现,说明正确规矩的重要性。”
朱副总理问:“这圆形、方形重修过?”
回答说:“这是请省古建研究所长张家秦设计,国家文物局罗哲文按旧有型制审定维修的。”
又问:“谁主持维修的?”
回答:“1995年到1996年,馆长史磊在县委、政府和宣传部领导李军法、何锁流、谷迁乔、刘伟的支持下,发动全馆同志,自筹资金,苦干一年才完成的。”
朱副总理说:“你们办了一件好事。”
陵墓西侧101号古柏树两个大树杈中间生长着一株枝繁叶茂的朴榆,是1976年生长的。朱副总理走到这里时,霍进善介绍说:“朴榆为青檀属,俗称檀树,为落叶乔木,一般很难与常青的油质侧柏共生,但它们却奇迹般地长在一起,而巧合的是1976年才在柏树枝权中生芽,所以老百姓就传奇了,说毛主席生前没来过淮阳,逝世后到人祖爷这里来了。他不忘老百姓,不久就让改革开放。柏树俗称香树,朴榆也叫檀树,柏树向西南倾斜,合称‘香檀’,暗喻毛主席家乡‘湘潭’。说是二柏抱一檀,保佑粮食吃不完。”
朱副总理听了,大笑说:“你刚才不是讲,包公下陈州惩治贪官污吏、开仓赈济的故事吗?保佑粮食吃不完,还放什么粮呀!”
霍进善机智地回答说:“总理呀,宋朝那个时候可没有共产党领导呀!”
朱副总理又大笑起来。在场的人也都大笑起来。
霍进善接着说:“1976年以后,改革开放才逐步深入,政策对头了,农业才丰收。保佑粮食吃不完,这是群众的愿望呀!”
朱副总理微笑说:“有道理,有道理。”
来到陵后蓍草园的时候,霍进善介绍说:“蓍草园是淮阳古代的八景之一,叫蓍草春荣。相传伏羲曾用蓍草揲卦画卦。《博物志》说它生长‘千岁而三百茎,故知吉凶’ ,称为神蓍。据说全国只有这里和山东曲阜、山西晋祠三个地方才有这种草,所以钦差大臣们前来祭祖后必须带着它回去复命,否则便犯欺君之罪。1992年台湾省徐亮给陈立夫带回一支,陈老先生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承割爱吉祥长寿之草,无限感谢!蓍草业已珍供客堂中,希望有灵验效果……’”
朱副总理问:“它还有什么用途?”
回答说:“它芳香开窍,可治毒蛇咬作伤,全草入药。”
太昊陵中轴线两侧各有道观,西侧有三清观、玉皇观、天仙观、女娲观四观,东侧有岳飞观、老君观、玄都观三观,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时这里仅存岳飞观(也叫岳忠武祠),而且也很破旧。朱副总理来到岳飞观前,霍进善介绍了建筑情况、岳飞和陈州(淮阳)的关系及为什么在这里建岳飞观。当他说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杀害时,朱副总理纠正他说:“这个问题你讲错了,不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杀害,是后来韩世忠质问秦桧岳飞犯了什么罪把他杀害,秦桧说‘莫须有吧’。”在此之前介绍蓍草园时,霍进善曾把揲蓍画卦的“揲”字读成了“碟”音,这个字是多音字,在其他地方都读“碟”音,而在和“蓍”组成词的时候却读“射”音,朱副总理就给予了及时纠正。两次纠错,可见朱副总理的博学。
视察了陵庙及其附属建筑岳飞,朱副总理指示说:“这里的古建筑都有价值,应当加强保护,尽快维修。”
太昊陵区东南隅的内外城之间是“淮阳独秀”——松柏造型公园,该公园创建于1957年,创始人王月惠。王月惠的父亲王殿一曾给吴佩孚当花工。后被蒋介石弄到南京总统府当花工。南京解放后,他回到家乡——太昊陵西一公里的王花园村。他酷爱园林艺术,在自己家里发展松柏造型。王月惠从小跟随父亲学艺,并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独创了各种花木造型。1957年,他把自己家里的松柏造型移植到太昊陵,并发展新造型,形成了今天的独具特色的松柏造型公园:百鸟朝凤、火车奔驰、雀开屏、金蛇窥雀、青龙戏珠、长颈鹿鸣、沙漠之舟、楼、台、亭、阁、珍禽、异兽等,天上飞的,水中游的,陆地上跑的,古代建筑,现代科技,无所不包。这些造型,源于自然,表现自然,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以剪代笔的“无笔画”,以树选材的“立体画”。
因为这时的公园南面是居民区,公园大门是朝北的,和三才门紧邻,必须出三才门东去才能进公园。进了公园,朱副总理对这里匠心独运的松柏造型和天然奇观兴趣很高,倍加赞赏,说:“我去过的地方不少,像这样的公园还真是绝无仅有。”
按计划朱副总理在太昊陵的参观时间是40分钟。现在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朱副总理的秘书一再向霍进善暗示时间已到。霍进善看到这一情况,又恰好走到一个造型前,幽默地说:“总理呀,不要急,我们这里有飞机,可以把时间赶过来。”
朱副总理愣住了,因为没听说淮阳有飞机场。霍进善说:“我们这里的飞机有三大特点:一是准时,二是安全,三是不耗燃料。”朱副总理诧异地看看他,很不解。他扬手往一棵上指了指:“这就是我们的飞机。”
朱副总理一看,“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是柏树上的直升飞机造型。
来到造型“二龙戏珠牌坊”前,大家邀请朱副总理照相留念,朱副总理没照,到了青龙戏珠造型前,才和大家合影留念。
由于太昊陵的文化内涵和霍进善的讲解,朱副总理在太昊陵整整100分钟,比原计划超60分钟。
出了太昊陵,朱副总理便前往搬口乡调研。
晚上,朱副总理下榻周口迎宾馆。
在太昊陵视察期间,领导多次请他题词,他没有题。他到任何地方从来不题词是大家都知道的。6月27日,在周口迎宾馆为淮阳题了词:羲皇故都。该题词没有写在一张纸上,二是写在三张纸上,即“羲皇”写在一张纸上,“故都”写在一张纸上,签名:“朱镕基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写在一张纸上。
朱副总理在太昊陵视察期间,霍进善讲解中曾经要求让总理拨款维修太昊陵。1997年8月下旬,县委、县政府给朱副总理写了一封信,县委书记翟新亮带队去了北京,不仅带了请求拨款的信,还带着朱副总理在太昊陵的照片。到了朱副总理家里,恰逢朱副总理又外出考察,秘书接待了他们。秘书一看信,说:“总理从不对县一级拨款。再说了,少于一个亿总理也不拨。”当时的信写到一千万已经是斗胆写的,没想到却写得太少了。县领导都愣住了,后悔不迭。翟新亮说:“信就先放这吧,能不能批,让总理看看。”秘书收下了信和朱副总理的照片。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副总理很快就看了信并做了批复。信的抬头是“敬爱的朱副总理”, 朱副总理把“朱副”圈住并拉出一条线在一边,签发给河南省省长马忠臣:“请马忠臣同志阅 朱镕基 9.4”。该报告立即转到了河南省政府。9月21日马忠臣在报告上签字给副省长李成玉、河南省财政厅厅长夏清成,“建议从省财政拨款壹百万元”。不久,省文物局便组织专家对太昊陵统天殿进行测绘。这时,我到博物馆任职。经过实测,省政府拨款120万元,对统天殿挑顶大修。(李乃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