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11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淮阳县神龙桥于2012年10月20日东半幅试行通车后,广大群众和网友非常关注,很多人反映桥面坡度较陡通行不便,以及桥宽路窄,衔接不自然等问题。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县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到神龙桥施工现场察看,神龙桥建设工程指挥部两次邀请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到现场勘察,并多次召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座谈会,又向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周口市公路交通设计院进行咨询,综合评定,拟定坡度调整方案,现公示如下:
一、调整的宗旨。鉴于神龙桥东半辐已经建成,桥的高度已定,此桥本着景观与通行兼顾,民众意愿与科学设计相融合,只能把桥两端引路延长,才能降低坡度。
二、综合多方建议,最适当的解决方案是:由原来的纵坡5.5%调整为2.8%,桥南端引路延长65米,桥北端引路延长40米(附图1)。
三、引路延长后,南端西侧将9.5米宽人行道做成阶梯状。其中3.5米宽保持现状,2米宽为绿化带,4米随引路做成人行道;北端引路拉长40米,在画卦台出入口处将路基抬高0.7米左右,加大转弯半径,路口做成坡道(附图2)。
四、拟将渐变段由原40米长调整为70米左右,并适当加宽,解决渐变段过渡太突然,视觉效果不太理想的问题。
五、调整前后纵坡度优缺点比较(见表)
纵坡 |
2.8%(调整后) |
5.5%(调整前) |
平坦状况 |
桥面平坦 新老桥面高差2.7m 拱顶高差0.67 m、1.05 m |
桥面较陡 新老桥面高差4.4 m 拱顶高差1.697 m、1.619 m |
非机动车通行 |
骑行方便 |
骑行困难,雨雪天更难 |
机动车通行 |
视距开阔,行车方便 |
视距较差,难看清前方路况雨雪天车辆容易溜滑 |
桥梁对画卦台 景观影响 |
无压迫感 |
压迫感较大 |
桥梁立面景观 |
平坦、中庸 |
气势强烈,景观好 |
辅助措施 |
无需 |
机动车限速,非机动车推行,采用防滑路面材料 |
六、公示时间7天,从2013年1月11日至17日。七、如有建议,可到神龙桥工程建设指挥部反映(地点:画卦台院内)。
二0一三年元月十一日
附图1
附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