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19日 作者:董素芝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雷龙和他的“光照人”有机茶
撰稿人: 董素芝
2014年岁尾,当县里组成的“在外创业淮阳人”采访组一行远赴福建漳州,翻山越岭,走进一个茶树环绕,梯田层层,沉香、降香黄檀、灰木莲、南国红豆等名贵珍稀树种围成的一个葱绿世界时,我们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1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虽然离厦门只有90多公里的路程,但开车却要近5个小时,以至于吓退了准备在此投资的客商。而今,茶园边上,鱼塘、菜地、果园,纯天然的土鸡、土鸭悠悠自得,仿佛置身于一个相得益彰的世外桃源。
茶园的主人公——漳州光照人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龙,就是我们“在外创业淮阳人”栏目要介始的第一位主人公。
雷龙,淮阳新站镇人。1985年淮阳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而后又在该校研究生毕业。因向往自由的生活,研究生毕业的雷龙放弃了安逸的职业下海,先后在广州、厦门等南方城市应聘。曾做过外企高管,大学任副教授,也拥有过一家蒸蒸日上的保健品公司。
转行有机茶
2003年,雷龙有条不紊的日子被“恋”上有机茶的妻子林芳打破了。林芳是福建漳州市华安县人,雷龙和她相识相恋在厦门。林芳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后,曾在南平县医院做心脑血管医生。说起“有机”梦,她记忆犹新。
林芳说,结缘有机茶,最开始是给自己治病。林芳属过敏体质,自小对于虾蟹、罐头、化学物品等很容易过敏生病,也因此选择了从医。但因为过敏,在医院,她的身体越来越弱,血色素最低时只有5克,无奈之下她只好离开了医院。
随后她走上保健品销售道路。2002年去马来西亚拓展业务生意时,她去拜访一位当地非常讲究的华侨老中医,老中医告诉她,多喝有机茶、远离化学物质、回归食物最质朴的本源,你的过敏病症很快就会痊愈。然后又嘱咐林芳回国后为他代买有机铁观因,贵一点没关系,关健要有机。虽然只是半信半疑,但是当医生的好奇加上病痛的折磨,让林芳回国后动力十足去“寻茶”。她跑遍了福建各大茶叶市场、各茶叶专卖店及茶叶种植区,竟然都找不到。这让她非常堵心。
中国是茶的种植大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为什么没人种植有机茶?爱动脑筯的林芳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她又查阅了大量书籍,结果发现,有机茶是对健康确有帮助。这刺激了好强的林芳,铁观音的故乡,为什么没有有机茶?“若有机茶真是好东西,更要让它造福跟我一样生病的人。”
既然没人种,那就为自己也为别人来填补有机茶的空白吧
她选来选去,最后她决定在自己的老家———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岱山,一片原始野山开茶场。这一年,夫妻二人带着原本计划买别墅的500万元,在海拔500米至800米的这座原始的天然次生林中承包下了2350亩山地。岱山地处偏僻、远离污染,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从种茶的角度看是一个好的选址,但如果从创业的角度看,杂草丛生、荒无人烟、缺路少电又将是何等的艰辛。没人,没路,没电,面对这样的“三无”野山,面对异常艰苦的环境和遥远漫长的盈利之路,原本同意投资1000万元的马来西亚商人因缺乏信心而选择了半路退出,最后,大山深处只留下雷龙和妻子林芳孤独的身影。
艰难的有机之路
“有机就是生命。”说起有机,雷龙脱口而出。从厦门机场出来,经一个多小时到达光照人茶场所在的沙建镇,在简单的便饭时,不苟言笑的雷龙结结实实给我们上了第一堂有机课。
有机产品中含有更多有利人体健康和免疫力的物质。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都是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可以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各种营养素,例如:有机茶中含有许多茶多酚、儿茶素、茶多糖和各种微量元素,常规茶园使用的基本是化肥和催芽剂、生长激素等,无法转化形成这些物质。雷龙说。因此,有机茶对种植环境、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每个环节都要远远高于无公害茶和绿色食品茶。
12年前,半路“出家”的雷龙夫妇,一口气买来“有机茶”种植的书籍猛啃,并请来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现场指导。
有机茶种植谈何容易?它在生产中要求周围的森林覆盖率很高,要种好茶先得种树,要种茶得先肥土。于是,他们从山上引来优质天然山泉水,从内蒙大草原拉来无污染牛羊粪,并以昂贵人工费从贵州请来数十个富有山地耕作经验的农民,不靠机械纯手工开垦荒山,降低水土流失,把表层的土壤用上,并种植了1700多亩红豆、沉香、降香黄檀等名贵树木,建立了完美的生态环境。为了保证有机,他们不打农药,广种黄檀,利用自然香气驱除虫害;让太阳能灭虫灯和粘虫板等物理方法灭虫。三年时间里,只改造生态,雷龙夫妇没种上一颗茶苗,直到2006年才在生态建起后种上茶树。买别墅的500万元很快用光了,雷龙不顾保健品公司的安危,把钱像输血一样给茶园。以至于后来,受到妻子感染的雷龙索性把自己的保健品事业放弃了,与林芳一起做起有机茶,彻底开起了“夫妻档”——雷龙在外跑销售,林芳在家抓生产。 随雷龙走进有机农场,雷龙指着满目青翠的茶山调侃,自己已经老了,这里让他和妻子把最宝贵的青春都“陷”进去了。
搞有机农业十几年,雷龙经常被人嘲笑成傻瓜、不明事理的榆木疙瘩。在最困难的时候,雷龙一度靠借高利贷维持光照人的周转。“50万元高利贷一个月45000元的利息。过年的时候找加拿大同学借10万元,发完工资就剩2000元。”
2006年,有人上门推销一种新发明,炫耀将这种东西喷洒在茶叶上,就检测不出农残来。雷龙怒斥:“你们这种发明最好在地球上消失!”
一位谈合作的老板教训雷龙,“对待产品,第一阶段当孩子养,第二阶段当猪养,第三阶段……”雷龙反问:“如果不把自己的产品始终当孩子养,怎么能够付出全部的心血和汗水?”
一家大型茶企看中了雷龙的有机茶,要以优厚的条件包销,雷龙一口回绝了。“他们是以商业目的看中我的茶而不是有机农业,如果一味地追求利润,会有悖于有机理念。”为借一万块钱跑几百里路,困顿至此,雷龙就是宁折不屈。
2007年,苦尽甘来,夫妻迎来了第一批茶叶的采摘。2月,漳州光照人茶业有限公司正式注册。
在请专家的过程中,福建省农林大学的一位教授提醒了她,有机茶是有国际通行标准的,国外营销靠这个。2007年,雷龙的茶园和茶叶通过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有机认证。
2009年12月,欧盟有机认证机构的检查员首次来到农场和茶厂,对抽样茶共182项指标进行了严格的检测,结果全部达标。欧盟有机认证书很快就发下来了,这是全世界食品安全的最高荣誉!
自2009年起,“光照人”已连续6年通过了国际上最权威的欧盟有机认证,还先后通过了美国、日本有机认证。雷龙也有幸成为第17届世界有机大会邀请的中国有机农场的唯一特邀嘉宾。
酒香不怕巷子深,雷龙的有机茶由于质量过硬成为老外认定的抢手货,“光照人”以高于国内十几倍的价格走向国际市场,在日本、香港、美国、北京等地热销,许多国外茶商和有机界的专家学者纷纷慕名前来参观,光照人茶业更是取得自主进出口权。
2011年1月份,美国总统在白宫接待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用茶,有一种就是光照人种植的有机茶。当时美国一家茶商派人前来中国寻茶,备选茶品十几种,最终美方选择了两种,其中一种就是光照人有机茶。
此后,“光照人”有机茶迅速传播,2011年《中国经济周刊》第50期以《世界有机大会青睐的中国茶》对此进行了报道,2012年12月10日央视二套以《从深山走出国门的有机茶》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专题报道,2013年《中国经济周刊》第44期再次以《雷龙的有机梦》进行了报道。
黑暗中的一束亮光
雷龙说品牌取名“光照人”正是一种自我激励。而光照人的英文则寓意为送健康、幸福和希望的使者。“这三个分别对应身、心、灵。身体的健康是最基础的,而在灵魂的深处,希望才是最重要的。”
十几年的有机路,不堪回首。他们在刺骨的寒风中,体味人微言轻,咀嚼销售遭遇拒绝的凄凉,执拗的雷龙内心常常极度痛苦。他时时孤独地凝望大山,思考自己的人生,他在山中读老庄、论语,圣经,获得一种心灵的支撑力量。
在大山里做茶,在做的过程中雷龙渐渐明白,‘有机’的价值不光是茶和树的问题,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这才是它最大的价值。”
雷龙说,“对于有机,自己充满着责任感和使命感。”
雷龙说,有机这个行业最应该是正义的。如今,有机已成为他们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这种责任和使命感,这些年,雷龙夫妻没有周六周日的概念,身体都麻木了,不知道疲惫为何物;他们曾被怀疑、遭拒绝、受讥讽,经济困顿,销售无门。但雷龙有一种信念:“为了心中的正义和良知,要做黑暗中的一束亮光!”
为此,雷龙还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有机销售”。“有机销售就是遵循自然规律,靠产品的高品质和优质的服务来赢得顾客,而不是靠广告吹牛、贿赂、吃喝去赢取顾客。那些办法都是化学的,是农药、是添加剂。”
在第17届世界有机大会上,有个老外问雷龙:如果中国有机不认证了你还干不干有机?雷龙说:“我照样干有机。我干有机跟认证不认证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出发点不一样。”
对雷龙来说,而今,“有机”已不是一门生意,而是一种价值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尽我们的绵薄之力,让有机食品全球普及,最终惠及全人类。也希望通过社会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最终倒逼食品行业改革,生产出真正有益健康、百姓放心的食品。也希望让身心疲惫的人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找回心灵的平衡和宁静,让孩子从小养成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重视。
这是雷龙夫妇的共同心声。
光照人茶业有限公司简介:
雷龙的漳州光照人茶业有限公司座落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岱山,拥有占地2350亩的生态茶园,其中已开发第一期有机铁观音茶园380亩,第二期有机茶园100亩,油茶500亩。建设占地6000平方米的有机茶加工厂一座,茶厂包括四个发酵车间,一个制茶车间和一个包装车间,年产量可达30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