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0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齐老乡发展生态农业奔富路
玉米收获了,金黄金黄的招人喜爱;肥猪出栏了,人数票子哗哗响;沼气燃烧了,不烟熏火燎也能吃上可口饭。如今,齐老乡靠生态农业走上致富路。
农民要想富,养猪是个好门路。可先前农民养猪大都把粪便排放到前街口,即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肥源。今年该乡因地制宜,实施了“一沼、一猪、一粮”的富民工程。
“一沼”就是每个养猪户建一座沼气池。为解决群众缺技术和资金的问题。该乡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到村里讲课,每个行政村培养一名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建池选址,调试使用效果等技术问题,乡里还多方筹措资金30多万元,帮助建池户购置有关设施。调动了群众建造沼气池的积极性。截止目前,该乡已建沼气池1100多座。
“一猪”就是大力发展养猪业。该乡一方面帮助群众对先前的猪舍进行合理改造与沼气池接通,一方面帮助群众在新建猪舍时连同沼气池一并设计,这样即可节约一部分建材,又可缩短施工工期。为使养猪业能快速发展,该乡通过多种渠道,帮助群众争取信贷资金400万元,开发利用社会闲散资金300万元。今年以来,该乡已新建百头养猪场280多座,千头养猪场7座。村村有养猪场、户户有养殖业,全乡生猪存栏30多万头,并已初步形成枣园、于集、大申、半裁楼4个专业养猪村,沼气建设和养猪业同步发展,相互促进,为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粮”就是要种植生态农业粮。猪的粪便为沼气生产提供了原材料资源,而沼液、沼渣是绝好的田间肥料,不仅肥效高而且无公害。枣园村群众陈守德采取小麦、西瓜、玉米套种的栽培模式,麦套西瓜追施沼液,单个瓜重10公斤以上,一茬西瓜亩收入3000多元,他还在西瓜地里套种玉米,用沼渣追肥玉米棒子出奇地大而且匀称,单产740公斤。偿到甜头的农民把沼气看成聚宝盆、粮食屯、财神爷、清洁工。用沼气照明做饭不仅便捷卫生,一年下来,还节约了不少钱。陈庄村群众陈殿堂深有体会地说,仅今年以来,我家就节约电费、燃柴费300多元,肥料费800多元。
眼下齐老乡把“一沼、一猪、一粮”作为抓好循环经济的突破口,浓笔谱写生态农业大文章,立足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引导农民快步奔小康。
(张维亮 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