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中国·淮阳 >> 招商引资 >> 创业淮阳 >> 浏览文章

【专访】郭良华:从铺盖卷到良华集团的创业传奇

2016年01月04日 作者:李 涛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专访】郭良华:从铺盖卷到良华集团的创业传奇

核心提示

2015年11月14日下午,天气微寒,但是在郑州御玺国际大酒店会议室内,春意融融。河南良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在这里隆重举行新三板签约仪式。100多位经销商代表、特邀嘉宾、合作伙伴代表、公司员工代表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河南良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华丽蝶变的历史性时刻。

河南良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标志着公司正式步入规范的资本市场,这无疑在在周口企业界树立了一面大旗,同时更是河南省淮阳县中小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益尝试,也是淮阳本土企业迈向上市走出的实质性一步。登陆强大的资本市场,预示着公司的发展必将注入新的动力,即将实现新的跨越。

回首河南良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一路走来的历程,我们不免要问:这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董事长郭良华到底何许人也?

靠一捆铺盖卷打开通往外界的窗口 

郭良华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

19806月,他出生在淮阳县安岭杰针元村在家庭子女中排行老小,和大哥之间相差十二岁。由于父母孩子多,尽管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还是比较拮据。童年的郭良华目睹家乡的落后面貌,从内心里就萌生了长大后一定要改变贫困现实的朦胧意识。

19968月,年仅16岁的郭良华初中就读时,由于不可抗原因,被迫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辍学后的郭良华尽管茫然,但不甘寂寞,有一股急切跳出农门的愿望。在当时,要跳出农门无非是当兵或者上学,这两条对他而言都不可能选择。于是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决定外出打工,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东北沈阳靠卖菜打工的大哥回家探亲,看到弟弟在家里游荡,于是也主张他出外打工。他给弟弟买了去沈阳的火车票,那时候去沈阳要先到郑州再搭去沈阳的火车。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郭良华到了大城市郑州,感到眼花缭乱。在车站,大哥很困倦,在躺椅上睡了起来,睡前安排他,听车站广播吆喝只要是去沈阳的火车车次就叫醒他。郭良华不知道,其实他们搭的是广州到哈尔滨的火车。车站广播一直吆喝这趟班车,但是郭良华不知道,一直傻傻地等待去沈阳的火车等大哥醒来,去沈阳的火车早过去了。火车票在当时不允许退票,二人只能等第二天重新买票,而大哥的钱只够买一个人的票。于是大哥让他回家,自己一个人去沈阳。

大哥走后,郭良华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既然走出了家门,坚决不能回去。没有钱怎么办?他想到了唯一可以变卖的物件——铺盖卷。他和大哥出门时,母亲给她赶做了一床铺盖,内絮都是新棉花。郭良华想到了用铺盖卷变卖的钱作为去沈阳的路费。他央求一位车站的清洁工,清洁工一开始以为他是骗子,后来发现铺盖卷确实不错,于是成全了他,给了他28块钱。郭良华感恩戴德,加上哥哥给的购买回家的车票钱,高高兴兴买到了去沈阳的火车票。他到达沈阳时,哥哥嫂嫂吓了一跳,以为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住在哥哥家里,他很清楚,这里只能待一个月,一个半大孩子白吃白喝是不行的,终究会有“逐客令”

为了不吃闲饭,能在沈阳扎根,有一天,郭良华偷偷骑了哥哥的自行车,跑到几十里外的蔬菜市场批发蔬菜,二百来斤的蔬菜他硬是一步一步推着回来了。第二天在菜市场赚了48块钱,还给哥哥家里带回了卖剩下的菜。哥哥根本不相信小小年纪的弟弟的能耐,要知道当时一个国家干部月工资也就是三百多块钱。接下来的一连几天,证明着自己的能力。大哥很感动弟弟的吃苦耐劳和自食其力,给弟弟买了辆三轮车。在沈阳,冬天冷得出奇,来自中原的郭良华靠着这股子吃苦耐劳劲儿硬是顽强支撑下来,日积月累,还赚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其间,为了多挣钱,他多次冷眼,过早地品尝了人间悲酸。

如果说后来,郭良华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那这一切应该都得益于他特别能吃苦他别能坚持。他可以在零下四十度往返运货,手脚冻烂在所不惜;他曾经严寒冬天为了看护货物,跺着脚围着大灯泡取暖,以此度过漫漫长夜错搭黑车半路被甩,一个人硬是把十来件打包货物搬运到下一个打车的地方为了把生意做成,他在客户家里“低声下气”短工目的就是为了赢得客户的好感。

两年后,郭良华怀揣着在当时看来不菲的两万元现金,从沈阳回到家乡,大有“衣锦还乡”的派头。父母以为这一切是神话。

“滚雪球”滚出“良华科教”一片新天地

1998年,郭良华怀揣着打工挣来的“巨款”回到老家时,安岭乡的乡镇企业有好几家已具规模。但这些企业大多经营教学用品、教育装备,却不成规模,只是给学校推销校徽、校服、家庭门牌号之类的。郭良华虽然初中毕业,但他理解教育行业市场很大,这一行发展前景肯定大有空间。只要有学校,就需要教学用品,认定这个方向后,他开始在沈阳给生产教学用品的小厂打工,当学徒工。刚开始的时候,他跟着老师傅学习生产桌凳,印刷奖状。但郭良华是一个有心人,他认为这样零敲碎打,终究学不到什么过硬的本领,对自己提高不大。

2003年,郭良华东挪西借,在沈阳市正式登记注册了沈阳市良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在企业界义无反顾打出了“良华科教”的响亮品牌,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2006年,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从而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良华科教”审时度势进军中原,在号称商都的中原中心——郑州市登记注册河南世纪之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抢占中原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此基础上,为抢占南方市场,公司高瞻远瞩,同年又在深圳登记注册深圳良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实践证明,这些都是“良华科教”发展大手笔。从此开始,公司牢牢控制了市场先机,以中原腹地为立足点逐渐辐射全国,建立起了发展创业基点,公司的发展也渐渐步入了快车道。

郭良华发展不忘家乡,2010年,在家乡招商引资政策感召下,为了发展家乡经济,回馈家乡,公司经过研判,当机立断进驻淮阳产业集聚区,登记注册河南良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公司正式在北京设立集团公司总部负责行政管理和营销策划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型生产基地在基业既定蓄势良久后,公司正式开始了南征、北战、东征、西图的全国战略部署,为下一步走向全国乃至走出国门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司以质量求取生存,靠质量占领市场,凭诚信赢得客户。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河南良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在郭良华的带领下,先后投资6500万元,建有标准化的办公楼、研发楼、综合楼、生产车间员工368人,固定资产投资4200万元,设备投资2300万元,在同类企业中名列前茅

为使资本进入规范市场,20151114日,经过新三板联合调查认证,河南良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上市资格,实现了企业发展上有历史意义的华丽蝶变。

风好扬帆,开拓无止境 

郭良华说:“我把良华集团看做我的孩子,而不是看做猪。”这个道理显而易见,猪养大了要卖掉,而养孩子要注重科学,贵在长远计划。

郭良华知道自己的文化底子薄,理论知识还有待提高。多年来,他一直在不断学习,向书本学,向别人学,向生产实践学,向先进大型企业学。他工作间隙查阅大量资料,做读书笔记,作为日后破解难题的资料同时,郭良华是个爱自我反省的人,企业管理出现问题他总是反省自己的行为

在管理上,郭良华从实际出发,博采众长。他重视发挥人才的潜能,求贤若渴,不惜重金求才。他在办公室悬挂“见贤思齐”的巨幅书画作品,时刻警醒自己;他以狼族团队文化培养职工的团队意识和血性潜质,激励职工开拓进取,奋斗不息;他以传统孝道文化管理企业职工,要求职工必须恪守孝道,定期为父母洗脚,并将这作为职工考评的依据;他对职工宽严相济,强制职工每天必做广播体操强身健体,确保身体健康,而在产品质量上对职工要求近乎苛刻他为了企业信誉仗义疏财,宁可少赚50万也要确保质量,这在同行业界传为美谈

天道酬勤,目前河南良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是河南省政府和河南省教育厅重点合作和扶持的企业,是一家集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监控设备、电脑硬件及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高科技企业。郭良华被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科技协会授予“科普推广先进个人”“河南省十大科技创新精英”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县光彩事业先进个人、优秀政协委员;2015年,他还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公司的产品已经大规模投入生产经营,销往全国各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郭良华和他的团队调研市场,及时调整管理思路,制定了近三年的目标,那就是教学设备的销售额从今年的8000万提升到1.5个亿。2018年良华集团销售额达到4.5亿元。

市场的需要,也是公司转型升级的需要,而转型升级需要提升管理水平。作为一名自学成才的管理者,郭良华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面对未来,他要走的道路其实还很长。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熟知郭良华的人应该都有理由坚信,河南良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一定可以迎来顺风顺水大发展的那一天。

主管: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主办: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宣传部  中共周口市淮阳区委网络中心

网址:www.huaiyang.gov.cn 新闻中心邮箱:hycfzx@126.com

地址:周口市淮阳区羲皇大道与教育路交叉口档案馆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