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8月04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晨之风
到龙都淮阳旅游,号称“天下第一陵”的太昊陵绝对是首选地,而到太昊陵旅游,与之毗邻的“天下独秀”的松柏剪枝公园就不应错过,而要到松柏剪枝公园游览,一处景点也是公园中的亮点肯定能引起游客的兴趣,这就是给人带来无限浮想的爱情树。
所谓的夫妻树其实是一株白花刺槐树。为什么叫爱情树呢?这里有一个美丽凄绝的传说,说是明代有一守陵夫妇,相传男的叫张忠,女的叫甄氏。虽然膝下无子,家徒四壁,但他们“贫贱不能移”,互敬互爱,为让世间见证他们困境中忠贞不渝的爱情,他们商议并排种下两棵槐树,以此象征他们相生相存的感情。以后的日子,他们相濡以沫,共同呵护槐树的生长。槐树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枝繁叶茂,生活就这样平凡地过了好多年。
平凡的日子也生变故,有一次,张忠进城买米,途中被一风月女子勾引,那女子骚舞弄姿,张忠禁不住诱惑,终于上了那女子的圈套,买米钱被骗取。此后的张忠像丢了魂儿似的,隔三差五去那女子那儿寻欢。纸是包不住火的,后来终于东窗事发,消息传到甄氏耳朵里,甄氏做梦也没有想到丈夫会变心到如此地步。甄氏没有大吵大闹,而是出奇地用一颗爱心试图去感化丈夫。说也来怪,自从张忠有了外遇后,他们栽下的槐树中间不久竟然长出一棵杂树来,张忠夫妇也很纳闷,这棵杂树长得飞快,二三年就长成了一棵大树,超过了他们栽的槐树。这期间甄氏仍然用一颗赤诚的爱心去感化张忠,可张忠似乎铁定了心,毫无悔改之意,甄氏大失所望。甄氏对张忠彻底失望,在一个风高月黑之夜,她一个人跑到槐树前,双膝跪倒,放声大哭,几年来的委屈一下子火山喷发般泄出,直哭得天地凄凄惨惨。突然天上亮起了闪电,乌云密布,一场大雨从天而降,紧接着一声霹雳,再看槐树中间的那棵杂树,早已应声裂成几瓣。第二天,杂树就叶落枝枯了。杂树遭雷劈这件事迅速传遍周边十里八村,大家都说这是报应。这件事对张忠触动更大,他似乎懂得了自己的下场。如果不及时改正错误,遭雷劈的下一个也许就是自己。张忠越想越觉得这些年对不起甄氏,终于他跪在甄氏面前承认了自己的罪过,表示以后要痛改前非,甄氏以极大的宽容心原谅了张忠。经过这次风波的张忠甄氏对爱情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他们以槐树为鉴,并且保留了死去的杂树。一直到今天,这就是现在我们见到的爱情树。
爱情树的传说当然有一定的人为敷衍的痕迹。实际情况是,剪枝公园里有一株不知道树龄的白花刺槐,据考证是明代所栽,树围有5米之多。在一九八O年的一次狂风暴雨中,闪电将其劈为三瓣,后来中间一瓣枯死,两边的两瓣存活下来,并且生长得很茂盛。为突出景区对游人的教化作用,结合现实,此树便成了第三者插足罪有应得的教育树了。当然此树也成了青年男女为表示自己爱情的牢不可破拍照留念的纪念树了。
走进剪枝公园,驻足爱情树前,我浮想联翩。爱情,这个万古不变的话题,这个被称为人类“三大主题”的情感,古今中外的人类都试图读懂它的真正内涵,可又往往百思不得其义。人们需要爱情的滋润,正好像花儿需要雨露一样,这一点从那些热恋中的男女身上可以一览无余。什么才是完美的爱情?于是人们为了自己心中的爱情偶像编造了种种动听的故事版本。总之一句话:对待爱情要忠贞不二,要心心相印,否则要受到舆论的严惩。可惜现实不尽人意,尤其是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腰包鼓了,爱情却没了。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群拜倒在西方极端的利己主义思潮里,追求一时的性官刺激,把感情金钱化,冲破道德底线,搞什么“一夜情”、“婚外恋”,男的在外“包二奶”,女的在外“包二爷”。透过形形色色的畸情不难发现,“婚外情”的泛滥归根到底是人的责任心的丧失。在爱情上缺乏责任心,以自己为核心,游戏或者买卖爱情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始终认为,爱情树其实就是一个符号,它意在唤起人们对于爱情的责任意识,当然也应该看到它的作用又是极其有限的,可它的存在毕竟可以警示那些不遵守爱情守则的男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这样的话,爱情树则显得功不可没,这也许就是爱情树对于游人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