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0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李继龙
每听到“我的心是六月的情沥沥下着心雨、想你、想你……”的时候,我的心绪就会不经意间飘飞到那片我曾经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的热土——龙城小学。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高考的春风吹绿了我的心扉。中师毕业后的我有幸留到了龙城小学任教,一干就是26年。在这块沃土上,洒下了我辛勤的汗水,也留下了我深深的足迹。在这26年里,我的青春、我的热血、我的智慧洋溢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这片土地上有我对事业的痴情追求,有我患难与共的同事和战友,有我的幸福和自豪,也有我的忧虑和伤感。
在龙城小学辛勤耕耘的岁月里,看着天真可爱的童子脸,望着家长满意的眼神,我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同时也感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压力和责任。我一直警示自己:工作中再披肝沥胆,尽心竭力,也报答不了家长给予的信任之情。
教育的发展风起云涌,为了龙城小学今天的生存和明天的辉煌,我虽然不辞辛苦,殚精竭虑,但无力解决龙城小学的发展问题。眼看着龙城名校的一所所分校生机勃勃,龙城小学却一筹莫展。如在龙城办分校,因隶属关系的制约,痛失天时地利;到市区去发展,舍不下2000多可爱的孩子。两难之间,我选择了让贤,宁可静心思悟,也不忍坐以待毙。我衷心盼望有一位德才兼备的领军人物,和大家一起开创龙城小学新天地。
4月12日是一个我万箭穿心的日子,离开龙城小学的时候,我没有勇气和朝夕相处的师生告别,我害怕管不住自己的眼泪。我深深知道我的心已经和学校融在一起了。
离开龙城,漫步在美丽的沙颖河畔,我无心欣赏。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又回想起龙城小学的岁月。我想起1981年刚进校时的情景:两扇破旧不堪的木制大门,四排瓦房,十五所平房教室,东南角有一个四合院,几棵苍桑的老槐树显示着学校刚从“文革”苏醒过来。遇上雨雪天气,满院泥水,与乡下小学没什么两样。可就在这充满泥土味的一方校园里,我凭着一颗年轻燃烧的心,耕耘着,奋斗着…… 一点也不觉得劳累,大概是我太爱龙城小学的缘故吧!
以前的同事来市局办事,闲时一起漫谈的时候,不由自主就会提起1997年龙城小学的危房教室遇到刮风下雨被迫停课的话题,就想起家乡父老和家长朋友对学校的理解与关心。正是社会仁人志士的关爱和支持,加上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学校才创下一年一栋教学楼,一学期一个新气象的发展奇迹,使师生们个个扬眉吐气,以做龙城小学人而自豪。在那个艰苦创业的岁月里,我用一颗炽热的心,吐着丝,酿着蜜……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欣慰。社会各界一讲起龙城小学毕业生在龙城一中表现如何优秀,到龙城高中发展如何有后劲,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生中,年年都有龙城小学的骄子。每每此时,我这颗不老的心,蹦跳着,快乐着……仿佛年轻了10岁。
一想起和我在龙城小学共创辉煌的好教师,活泼可爱的好学生,望子成龙的好家长,我就情不自禁,潸然泪下。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不是拼搏的泪,也不是委屈的泪,而是惭愧的泪,伤心的泪。我愿把泪水化作甘露,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我愿把泪水化作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前程,我愿把泪水化作春风,给校园带来款款绿意。
我心如月,天地可鉴;人心是金,众口成碑。每念及此,倍感欣慰。正像诗人之言:轻轻的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真情无忌,不知所言。衷心期盼:好人一生平安!请接受我对龙城小学和家长朋友的良好祝愿。
谨以此文表明作者的心迹和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