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19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午朝门】过渡善桥30米,便是太昊陵庙的第一道大门——午朝门。午是子午线的午,指正南方,朝是朝向,就是朝向南方的门,故名午朝门。太昊陵午朝门依宫殿式建筑规制所建,是羲皇子孙朝拜祖先的正门。午朝门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3间,红门金钉,中门9排9路,两侧7排9路,属帝王规制。门前有台,台前有三连体五级垂带式踏跺,两侧有硬山式“八”字墙。东西两侧有两掖门,分别叫东天门和西天门。古代,只有皇帝或手捧圣旨的钦差大臣朝拜人祖才走中间这道门,平时文官走东天门,武官走西天门,俗称“文东武西”。
在午朝门的伏羲先天八卦兑方(东南),有明代古槐一株,虬髯苍劲。古槐春夏泛绿,犹若一位衣衫简朴的跨代老人,忠实地苦守着太昊陵庙,向龙的子孙喃喃讷讷讲述着宇宙天道……
午朝门上方悬有“开天立极”匾额,“开天立极”是什么意思呢?开:划开、揭示。极:标准、准则。大意是:太昊伏羲氏始作八卦,一画开天,揭示了天地之道,为人们树立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在午朝门的门洞内,镶嵌中间的“龙师人皇”匾额为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御笔亲题。伏羲以龙纪官,故为龙师;居三皇之首,为人之先皇。右边“中华始祖”匾额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伟长题写,肯定了伏羲氏的中华始祖地位。左边“昊德宣猷”匾额为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赞扬伏羲公正廉明办事,全心为民谋福祉。悬挂两侧的“观象于天,观法于地”匾额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题写,是说伏羲探究天地间奥秘,总结其运行的规律,用以指导部族的生产生活活动。
午朝门北门
在午朝门的北门上方悬有“象天法地”的匾额,取“观象于天,观法于地”句。
是1922年中华民国总统黎元洪为太昊陵所书写于绢上。1938年淮阳县保存古迹委员会为防日久残毁,特摹刻于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