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中国·淮阳 >> 景区景点 >> 淮阳龙湖 >> 浏览文章

神奇龙湖(2)

2010年09月29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龙湖三多--台多、景多、故事多

龙湖及她的周边分布着淮阳流传千年的有七台八景,台有台的来历,景有景的故事。七台是:画卦台、弦歌台、读书台、梳洗台、五谷台、望鲁台、紫荆台。八景是:羲陵岳峙、蓍草春荣、蔡池秋月、弦歌夜读、卧阁清风、望台烟雨、苏亭莲舫、柳湖渔唱。

神奇龙湖

伏羲画卦台   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文明,应该从八卦说起。人祖伏羲画八卦的地方,叫画卦台。它为湖中的一小岛,环台皆水,高出水面三尺,阔不足一顷,史称画卦台。台前有白龟池,是伏羲氏放养灵龟的地方。1984年的夏天,淮阳东关的王大娃曾在池中钓出一只世之罕有的白龟,从而为人祖画八卦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佐证。据传,6500多年前,伏羲氏就是在这个地方,仰观伏察,根据白龟身上的纹理,悟而创制八卦。八卦符号是中华民族最早期的文字,就是它们代替了懵懂时期的结绳纪事,肇启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八卦也体现着天地人合一的大科学观,内涵其实正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八卦讲究乾坤相对,刚柔并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阐述的是阳刚之气,生活工作需要开拓、锐意进取和奋发作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述的是阴柔之美,包容、礼让,以及海纳百川。 八卦向世人诠释中华民族的渊源流传的传统美德。台上那棵传为伏羲栽的八卦柏,历经千年风霜,依然挺立如故,这棵树可谓淮阳的镇城之宝,淮阳的标志树。相传伏羲在此台前得白龟,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悟破天机,画出了八卦图,掘土藏于台下,并亲手植柏树一棵作为标记,封其为八卦柏。植树后东西南北各踩一脚,所以此树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去,都会是歪着的,可谓人间奇观。树下有着神奇的气场,指南针错位,无线电讯号变弱,所有气功大师到此都会功法全消。画卦台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伏羲用一条长横线代表,两条短线代表,进而组合图画出的乾、坤、震、巽、艮、兑、坎、离八卦图,一转一动,阴阳消长,变化无穷。八卦之外又可组成六十四卦,再加上六爻的变化,自然界诸多事物的变化规律即可推测出来。八卦中确实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八卦这部无字天书,正在自然科学的各个探索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神奇龙湖

弦歌台   弦歌台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居陈讲学传道的圣地,是国家旅游局开发的孔子周游列国旅游线路的核心景点。孔子一生三次来陈,居留四年,住在弦歌台东侧的一个小岛上--陈州名士司城贞子家中,在这里开坛讲学,传道授业,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木辨矢、范丹借粮等,为后人津津乐道。为了纪念这位思想家、教育家,陈州人于大唐开元九年在台上建立孔庙,设立弦歌书院,成为中国三大古书院之一。弦歌夜读成为古陈八景之一。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最后一次整修在清康熙年间,占地10亩,由南至北分别建造大门、戟门、正殿、庑房、弦歌书院。正殿两边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名联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庭前俎豆千年犹自仰高山,联语没有题头,没有落款,意在孔子面前不弄文墨,以示对这位至圣先师的尊敬。弦歌台前门上有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立的石匾,上书弦歌台三个大字。此门共有三个门道,弦歌台历来只开东侧门。据传说,因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无论是布衣百姓,还是帝王将相对他都很尊崇。中间的正门是皇帝进出的,西侧门是有罪臣需要赎罪的通道。东侧门是文武官员黎民百姓的通道。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淮阳有四,他们分别是:颛孙师、巫马师、公良儒 、陈亢。弦歌台历经战乱、兵匪,几度兴废,今逢盛世,方得增制重修,恢复了清代弦歌书院原貌,新建了辉煌气派的弦歌文化广场,与西侧龙湖上的渡贤桥遥相呼应,成为龙湖新景。

神奇龙湖

陈胜点将台   陈胜点将台位于东湖之中,面积大约5亩,相传陈胜、吴广于大泽乡揭竿而起,一路拼杀,占领了古城陈州,这时才发现他们带来的兵士大部分不会武功,不懂文韬武略,用现代的话说,不是统兵打仗的材料。于是,他们就在东湖的湖心岛上设立演武场,设立文武教官,对部下的大小将领进行培训,讲文习武,授以兵法,以期大用。数月之后,陈胜、吴广自认为士兵、将帅素质普遍提高,足以支撑自己建立政权的需要,于是在陈国城头上树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的大旗。

狄青梳妆台   狄青梳妆台在龙湖西岸,今天苏马庄北面的高地。狄青是北宋第一名将,当年威震西夏,力拒元昊侵袭陕甘边界,每遇恶战,他必披头散发,戴铜面具,转背抡枪,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排山倒海。西夏军队从未见过这样的对手,以为天将下界,望风而逃。一次恶战在即,狄青拿出一百枚铜钱,当众向神祷告说:如此次大战能够获胜,这一百枚钱撒出去后应当全部字面都朝上。部属们都大吃一惊,认为绝无百钱字面都朝上之理,这样干只会动摇军心,影响士气,于是纷纷劝阻。狄青不为所动,将钱撒出,想不到竟如所祷,百枚铜钱字面无一不朝上。一时间全军欢声雷动,人们都认为此次大战定有神灵相助,战无不胜,士气大振。事后,众人才知道狄青用的是一种特制合背钱,两面都是字,可见狄青文韬武略,智勇过人。 大家都知道:功高震主。狄青功名显赫,难免让皇帝不舒服,再加上小人进谗言,皇帝的疑心更重。让我们听一下当时文臣们耸人听闻的借题发挥!他们说,狄青家中夜里出现光怪,其实这是狄家祭祖烧纸钱的火光,但管家忘了事先通知京城的有关部门。还有人说,狄青家的狗头上长角,是个怪物。京城突发大水,狄青避洪水于相国寺中,他穿了件浅黄色的衣衫,正好犯了民间忌穿黄色的大忌,被视为企图谋逆的证据,众口铄金,宋仁宗再三为他辩护,说他是个忠臣,文彦博立马反驳,本朝太祖也是周世宗的忠臣。狄青被削爵,出任陈州通判。 来到陈州后,狄青仍念念不忘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他热切地盼望皇帝终有一天会回心转意,重新起用他赶赴沙场御敌。他在僻静的柳湖西岸,筑起了一座高台,为演武练剑之所。每日公务之余,他都要在此台上戴上铜面具,全身盔甲,或手持宝剑,或手握长枪,或搭箭于弦上,追忆当年的威猛雄姿。剑厉风尘,枪挑愤懑,梳妆台上时而喊杀震天,鼓声轰鸣,时而长啸撼地,壮怀激烈。有诗人描绘将军处境满腹心事说湖听,清水不语愁煞人。可怜一代名将在内心抑郁和朝廷猜忌下,一年后就郁郁卒于陈州任上,徒在龙湖留下一个梳洗台,让历史沉思,供后人怀念。此台被人称为梳洗台,狄青墓在城北黄集乡境内,人们称为青冢。

神奇龙湖

苏子由读书台   苏子由读书亭在柳湖西隅。说起读书亭,先要讲一下大文豪苏东坡与淮阳的缘分。宋熙宁三年,苏辙到淮阳做教谕(官职相当于教育局局长),三年任职期间,他十分喜欢龙湖景色,尤其西柳湖长堤烟柳,水明如镜,绿荷浮香,静心养性,便在湖西北的柳湖丘上筑室读书,这就是苏轼笔下宛丘学舍小如舟的苏亭,又叫子由读书亭。当年,苏辙正值有为壮年,可是仕途遭遇坎坷,空有一腔报国志向,满腹才华无处施展,常到读书亭著书立说,淡泊明志。远在黄州的苏轼牵挂弟弟,多次来淮,两人游玩龙湖,写诗作画,相互唱和,留下了大量的诗作。苏轼的《戏弟子由》: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就是写给任陈州教谕的弟弟苏辙的诗作。苏轼被龙湖神奇美丽的景色所陶醉,在《次韵子由柳湖感物》中咏道:惟有柳湖万株柳,清阴与子共朝昏……柳虽无言不解愠,世俗乍见应怃然。苏轼借柳咏志,写尽人生万般感受。后人为纪念二苏的文才和功绩,修筑了八柱八角、飞檐斗拱、金瓦灿烂、雕梁画栋的读书亭,四周遍植莲藕,悦目怡情。独处亭上,可远眺一湖碧水,洗去胸中尘垢,静坐能读书励志,神交古人,思接千里。手握一卷经典,如醍醐灌顶,方知学海无涯,舟楫为勤。每逢夏至,柳拂曲栏,清风徐来,荷香袭人,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学士来此游览。

知州张咏望雨台   望雨台建于宋代,位于柳湖中。《陈州府志》说是宋代知州张咏筑就。张咏知陈州七年,励精图治,忧国忧民,在陈州龙湖中筑十八丈高之望雨台,每逢雨季,常常登台孤思,观天水相连,烟雨凄迷,云雾霏朦。望台的最妙处,在于登台观景。凭栏远眺,南可见九龙戏水,各具雄姿,气势雄浑;北可见千株垂柳,婀娜摇曳,楼房林立,平畴铺绿;东望可见西铭听涛,群山叠翠,绵延如屏,郁郁葱葱。俯瞰台下,则见明湖如镜,游船荡波,亭台楼阁,掩映于柳丝飘拂之间,诚为美不胜收。若值秋日,夕晖渐消,西边晚霞似锦,蔚为壮观。夕阳斜照里,龙湖如蒙了一层金黄色的轻纱,更显得毓翠苍郁;湖畔高楼林立,折射出万道金光,小城罩在辉煌之中。湖边的垂柳被这辉煌陶醉了,披一身紫气,静静地凝视着满湖的粼粼金波。那金波又扯出千万缕金线,反射到望台上,于是,望台流光溢彩,如同仙界宫阙。 雨季登临,则可欣赏到烟雨迷梦中的龙湖别样景致。雨烟飘飞,纤细如丝的夏雨从天滑落,笼在浩渺的湖面上,水天一色,朦胧静谧,登台观景赏雨,人与万物融为一体,少了平日的喧哗浮躁,多了分气定神闲后的澄澈和闲适,这也是望台烟雨备受游客喜爱的原因。龙湖的台大多与景连在一起,有台必有景。如蔡池秋月是对画卦台景色的描述,望台烟雨是对望雨台景色的描述,弦歌夜读是对弦歌台景色的描述。

神奇龙湖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景区景点建设力度,龙湖景区又添十景。它们是:九龙戏水、西铭听涛、长虹卧波、荷香十里、烟柳长堤、东园独秀、洪武驻跸、碑林品书、平台秋月、陈氏祖茔。这些景点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如颗颗明珠镶嵌在龙湖上,形成一幅秀色天然的立体山水卷。万亩龙湖清澈缥碧,连绵滴翠,既可让你一步梦回千年,又能让你举足迈进江南水乡。(牛明领 撰文

主管: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主办:中国共产党周口市淮阳区委宣传部  中共周口市淮阳区委网络中心

网址:www.huaiyang.gov.cn 新闻中心邮箱:hycfzx@126.com

地址:周口市淮阳区羲皇大道与教育路交叉口档案馆综合楼